认知行为疗法具体方法

2024-05-20

1. 认知行为疗法具体方法

1
  
 猜测想法法。有时候来访者的负面情绪太强烈,以至于他不能思考与情绪一起出现的想法。咨询师可以对来访者提出一些可能的想法,让他来决定其中一些想法是否与自己的想法或情绪一致。咨询师和来访者都努力推测潜在的思维。如果来访者坚持说自己没有想法只有情绪,阻碍了他对想法的识别,咨询师可以在他负性情绪非常强烈的时候,对他进行引导,这样有助于来访者对想法的猜测。
  
 2
  
 两种标准法。两种标准就是要求来访者思考,如果将他目前的判断标准应用到别人身上会得到什么结果。来访者被引导去思考他们对自己采用一个标准,对别人采用另外的标准。咨询师可以问他们以下的问题:为什么会对自己比对别人要求更加严格?为什么在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会采用不同的标准?这些问题有助于来访者认识到什么标准才是最合理的。
  
 3
  
 垂直下降法。垂直下降法是一种了解来访者的潜在想法的有效方法。对来访者来说,负性的想法有时候会是真的,对不良事件的预测会给来访者带来担心或害怕。垂直下降就是探索引发这种负性情绪的潜在信念,进而可以削弱担心或害怕的想法。咨询师将来访者当时的想法写在纸的最上面,然后画一个向下的箭头,指向他们的想法背后隐藏的一系列想法或事件,进而获得这些想法所包含的潜在意义。
  
 4
  
 重新归因法。重新归因法就是咨询师帮助来访者重新探究事情的原因,重新为他们分配责任,减轻来访者对不良结果事件应承担的责任。因为有时候不良结果的事件本来不是来访者的责任,而来访者却把责任归于自己,进而自责,感到内疚和抑郁。
  
 5
  
 理解特殊意义法。不同来访者对词的意义理解也会不同,因此,咨询师不能认为自己知道来访者用某个词所表达的意思,而要彻底地理解某些词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意义。弄清来访者表达的意思,可以让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思维过程更加了解,有助于治疗的开展。
  
 方法/步骤2 行为方法
  
 1家庭作业法。家庭作业是让来访者在治疗以外的时问里也要寻找机会去运用所学的认知原则。例如,咨询师要求来访者,在生活中用一张自助表记录他们的想法和情绪,持续一周。在表的右侧记录负性清晰,表的左侧记录与负性情绪相关的想法(如下表)。也就是说,来访者要记录是什么想法导致他负性情绪的产生。这样,咨询师就可以知道来访者在生活中遇到的负性情绪以及当时他们的想法,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治疗方法来解决来访者的问题。
  
 2角色扮演法。一些来访者缺乏社交技能,或虽然对某种形式的交流方式熟悉,但是当需要使用时却缺乏应用技巧。认知治疗中的角色扮演是用来揭示来访者的自动化思维,发展他的理性思维,修改他的核心信念。通过角色扮演可以练习生活中需要的技巧和方法。咨询师要与来访者进行一些自信练习和角色扮演,促进来访者社交技能的发展。
  
 3
  
 辩护律师练习法。辩护律师练习,就是让来访者想象自己被带到一次审判中,并成为辩护律师,而原告则是他的自动化思维。他的任务就是反对原告的诉讼,也就是跟自己的想法挑战。通过辩护律师练习,很多来访者会发现把自己想象为别人的辩护律师,要比想象为自己的辩护律师容易得多。来访者可以将他们自己放到一个要求验证、质疑证据以及挑战原告,即我们期望律师去做的任何事情的角色中。辩护律师练习可以让来访者对自己的自动化思维提出挑战,形成新的信念和思维方式。
  
 4
  
 行为实验法。用行为实验的方法可以直接测试来访者的思维或假设的信度。如果治疗方法有效,行为实验将是来访者认知和情感改变的有效途径。行为实验往往结合家庭作业进行,内容包括:来访者表达了一个消极的预测,咨询师建议他在一周内验证他的想法或认知;咨询师为来访者决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去进行改变认知的实验,并提出改变的建议;咨询师询问来访者,假如实验结果肯定了来访者的担心,他们将如何应对,这样咨询师就可以提前做好进一步处理的准备。
  
 5
  
 成本—效益分析法。咨询师让来访者检查他持有的某一信念的结果,包括正性的和负性的,一旦结果呈现给来访者,他就可以选择继续维持原来的信念还是用一个不同的信念来代替。成本效益分析就是让来访者写出他现有的信念的成本和效益各是什么,肯定正性想法,否定负性想法。可以让来访者绘制表格,在表的左边写出当前信念的有利之处,右边写出不利之处,当不利之处远远多于有利之处时,来访者会觉得当前的信念对他不利,就会做出改变信念的决定。
  
 6
  
 饼图法。很多时候,人们会用“全或无”的方式来看待事件,即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盘肯定。对这种思维方式最好的干预方法,就是制作“饼图”。饼图的做法是,要求来访者在仔细考虑的基础上,在图中分隔出大小不同的份额,不同的份额代表他们在某个事件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和所承担的责任。接着让来访者指出事件的原因,以及每种原因在图中所占的比重。最后让他们思考自己在每个事件中承担的责任有多大。
  
 7
  
 分级暴露法。在治疗中,来访者往往会因为他当前的状况跟治疗目标相差很远而感到不安和焦虑。咨询师在帮助来访者制定治疗目标和计划的同时,要帮助来访者每天进行减缓焦虑的活动,然后把治疗目标细分为一个个步骤,经过一个步骤的治疗便达到一定的效果,依次积累,最后完成治疗目标。把治疗目标步骤化的过程就是分级暴露,它可以帮助来访者树立信心,一步一步地靠近治疗目标,实现治疗的效果。
  
 方法/步骤3 情绪方法
  
 1
  
 书面发泄。书面发泄就是让来访者自由地写下困扰事件来表达情绪,可以减轻他们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是一种自由表达情绪的方法,即让来访者的负性情绪得到发泄。尽管困扰事件引发的负性情绪可能短时间内会增强,但几天或几周的治疗后,负性情绪和压力就会降低。
  
 2
  
 情绪启动法。在来访者有焦虑情绪时,他们更容易高估某些事件的危险性。情绪启动法就是让来访者考虑情绪是怎样影响思维的,即让他们考虑情绪与思维的因果关系是如何产生的。情绪启动法可以让来访者学会如何去创造一种特殊的心境,从而去矫正他们的情绪启动。如果来访者正在用一种负性情绪进行思维,那么这种负性情绪可以被引导和矫正为一个积极的情绪,他们的思维也会在一种积极的情绪下重新进行。
  
 3
  
 意象重构法。意象重构是让来访者用戏剧化的方法,重新建构事件,改变最初导致焦虑和不安的事件的性质。意象重构可以激活来访者的自我中更强大、更有力量的成分,来对抗自我中弱小的、失败的部分。意象重构可以结合家庭作业的方法使用,咨询师让来访者回忆过去的不良经历,并详细地写下来,之后马上进行意象重构。在重构的事件中,来访者变得更自信、勇敢、自主和强大,他可以完全控制自己,把不良的经历弱化,达到治疗的效果。
  
 4
  
 识别情绪图式。不同的来访者会对负性情绪产生不同的想法或行为,也就是说,来访者会对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情绪图式。这种治疗方法的关键就是让来访者识别各种各样的情绪图式,咨询师考察来访者处理不同情绪的不同策略,根据他们的情绪图式,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来帮助来访者。

认知行为疗法具体方法

2. 认知疗法第一章认知行为疗法概述01

一、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
  
 二、认知行为疗法背后的理论是什么?
  
 我之前看南希《精神分析》的时候,关于改变发生的“顿悟”我理解为:我通过写作宣泄了大量的自己的情感,并不断的调动潜意识,在某一个点觉察到了我在八岁那年与母亲在那一瞬间达成的“ 命运契约 ”。进而当我在觉察自己的人格结构类型的时候,我觉察到了自己的类型为 分裂型——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 
  
 而所谓的“命运契约”即使母亲是火焰,有着远大的理想,热情,欲望强烈,她面对父亲如海水一样,懦弱、懒惰,完全把握不住,于是将希望寄托给了我。而童年的我无法承受命运之重,于是不敢面对现实的世界,内心矛盾冲突,经常喝大酒闹事,差点儿付出生命的代价——我开始明白这是将“命运赌约”还给母亲。
  
 于是我觉察了这个人格结构模型,我从一边火焰,一边是海水的分裂中挣脱开来,不再燃烧别人,转而燃烧自己,形成了自循环。最后安全感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晋升。
  
 一下子我就打开了读书的热情,像是跟作者谈恋爱或交朋友一样的读起书来,终于读进去了。
  
  如果用认知疗法怎么矫正核心信念呢? 
  
 我觉察了一下,我的核心信念是 无能类 核心信念。
  
 我不是把自己整合了吗。然后我把整合的结果拿到《认知疗法》中去推导,我发现很有意思。每一种流派、理念都完全不同,都能解释。但是在整合之前,我总觉得答案是唯一的,近似于真理。其实答案是建构。当这样去推导的时候,梦就没有那么虚幻了,显得更为真实,滑稽之中多了沉重的力量。
  
 朱老师说,这就是我在反思的力量,反思的过程中有很多新的发现。
  
 我突然觉察到, 其实路是有很多的,但是因为很多,我更要小心谨慎,充满敬畏和谦卑,只把一条走好就行了,因为多出来的路都是诱惑 。
  
 三、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从 癔症 (表演型)的思考而来。
  
 而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是从 理解抑郁 开始的。
  
 在贝克博士不断倾听患者他的患者,他意识到他们有时会报告两类思想流: 自由联想思想流 和 快速评价自己的思维 。
  
 在询问其他患者的基础上,贝克博士认识到所有这些患者都经历了这类“ 自动的”负性思维 。他开始帮助她的患者识别、评价及应对他们不现实的、适应不良的想法。
  
 我在写作过程中能觉察到思想流不断地从潜意识里流出来——这自由联想思想流我以为是打开了防御的释放的本能,而快速评价自己的思维即自动思维是伴随着思想流的惯性自动反应出来。
  
 四、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认知行为疗法是以关于患者问题的不断发展的解释和对每一个患者用认知术语进行的个体的概念化为基础的。
  
 我在3个时间框架中考虑萨利的问题。
  
 其一,我识别出令她感觉伤心的当下的想法(“我是一个失败者,我什么都做不对,我将永远不会幸福”),以及她的问题行为(孤立自己)、花费大量毫无意义的时间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回避寻找帮助。这些 问题行为来自萨利的功能不良思维 ,同时也 反过来强化了这样的思维 。
  
 其二,我找出了萨利抑郁症首次发作时的诱因。(例如,第一次离开家和在学业中痛苦的努力都加剧了她认为自己 无能的信念 )。 即核心信念。 
  
 其三,我假设了那些更容易导致萨利抑郁的关键发展事件以及她一直以来解释这些事件的模式(例如。萨利曾经存在这样的倾向,就是把个人的优点和成就归因于幸运,而把自己的弱点作为自己的真实写照)。即概念化。
  
 此外,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我都在 帮助萨利用认知模式来看待自己的经历 。
  
 2、认知行为疗法需要一个良好的治疗联盟。
  
 在我有限的咨询中,我发现对于倾听的能力我获得了一些提高,对一般心理问题来访者有一些陪伴的热情。而对于更严重心理问题,乃至神经症来访者,有点儿慌张,不知从何处下手,还没有完全掌握技术。
  
 3、认知行为疗法强调合作与积极参与。
  
  决定要谈的问题 , 识别歪曲的思维 , 总结重点以及设计家庭作业 。
  
 4、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目标导向、聚焦于问题的疗法。
  
 5、认知行为疗法的首要重点是当下。
  
 对于大部分患者的治疗需要聚焦于现在以及使他们痛苦的具体情境。
  
 无论患者的诊断是什么,治疗都是从对当下问题的检验开始的。在下面两种情况出现时,我们需要把注意力转向过去:
  
 一个是当患者表达出想探 索过去的强烈愿望 ,如果不这么做会危及治疗联盟的时候。
  
 另一个是,当患者陷入自己的功能不良思维不能自拔, 了解他们信念的童年根基会潜在地帮助他们矫正自己的固执的观念 。(好,你依然相信自己无能,这并不奇怪。几乎任何和你有类似经历的孩子长大后都会坚信自己是没有能力的,尽管那可能是不正确的或者不完全正确的,你能明白这是为什么吗?)
  
 6、认知行为疗法是有教育作用的,目标在于教来访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强调复发预防。
  
 我不仅帮助萨利制定目标、识别和评价信念、计划行为改变,还教会她如何自己做这些事情。
  
 7、认知行为疗法是有时间限制的。
  
 很多单纯的抑郁症和焦虑障碍患者的治疗时间是6-14周。治疗师的目标是使症状减轻、促进障碍缓解、帮助患者解决其最迫切的问题和教他们防止复发的技巧。
  
 然而,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在仅仅几个月中获得足够的进步。一些患者需要1或者2年(或者更长)的治疗,来矫正造成他们长期痛苦的非常顽固的功能不良信念和行为模式。
  
 8、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结构化的疗法。
  
 无论是何种诊断或处于哪一治疗阶段,在每次会谈中都遵循一个特定的 结构 可以使治疗的效率及效果最大化。这个结构包括:
  
 遵循这一模式可以使患者更好地理解治疗过程,也增加了他们在治疗结束后进行 自助治疗 的可能性。
  
 9、认知行为疗法教会患者 识别 、 评估 以及 应对自己的功能不良想法和信念 。
  
 患者每天可以有数十个甚至上百个自动思维,它们影响着患者的情绪、行为或生理机能(最后一项尤其与焦虑相关)。治疗师帮助患者 识别关键的认知 ,采用 更现实 、 具有适应性 的预期,使得患者 在情绪上感觉更好 ,在 行为上更具功能性 或 减少过度的生理唤起 。他们通过引导式发现的过程来实现,使用提问(经常被称为或被误称为“ 苏格拉底式提问 ”)来 评价他们的思维 (而不是劝导、辩论或者说教)。治疗师还要为患者创造被称为行为实验的经历,来直接检验他们的思维。
  
 通常治疗师没法提前知道患者的自动思维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确的或不正确的,但是他们一起检验患者的思维并形成更优异的更正确的反应。
  
 我不鼓励他毫无怀疑的接收一个更加积极的观点、挑战她自动思维的正确性或者试着去让她确信她的想法悲观得有些不切实际。相反我们会一起合作去探索证据。
  
 10、认知行为疗法 采用各种技术来促使思维、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
  
 尽管想苏格拉底式提问引导式发现这样的认知策略是认知行为疗法的中心,行为和问题解决技术和来自其他取向的技术在认知框架下的应用也是很重要的。
  
 你选用技术的类型与你 对患者的概念化 、你们讨论问题以及会谈目标有关。
  
 治疗的重点也要根据患者所患障碍的不同而变化。
  
 用认知行为疗法 治疗惊恐障碍 要检验患者对身体或者精神的 灾难性预期 (通常是威胁生命或者心智健全的错误预期)。
  
 治疗 神经性厌食症 需要矫正关于 个人价值 和 控制的信念 。
  
 治疗 物质滥用 要聚焦于关于 自我的消极信念 以及 物质容易获得 和 允许获得的信念 。
  
 四、治疗会谈是什么样的?
  
 对于各种障碍的治疗性会谈的结构是非常相似的,但干预的事实在不同患者之间可以有相当大的变化。
  
 按照情绪的状态,可以分为三种状态: 心境 、 激情 和 应激 。
  
 五、成为认知行为治疗师
  
 有经验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师可以一次完成很多任务:个案概念化、建立关系、社会化和教育患者、识别问题、搜集信息、检验假设和总结。
  
 尽管最终目标是要总和这些要素并使治疗尽可能的有效和有效率,新手们必须首先学会 建立治疗关系的技术 、 概念化的技巧 和 认知行为疗法的各种技术 ,所有这些都最好一 步一步完成 。
  
 成为一名专业的认知行为治疗师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这是假设治疗师已经很精通基本的咨询技术为前提的: 倾听 、 共情 、 关心 、 积极关注 、 真诚 以及准确的 理解 、 反思 、 总结 )在第一阶段你要首次评估诊断和信息搜集的基础上,在 认知层面上学习个案概念化的基本技巧 。你还要 学习结构化会谈 ,使用你对患者的概念化和良好的常识来计划治疗,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并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他们的功能不良思维。你还要学习基本的认知和行为技术。
  
 第 二阶段 ,你要 更加熟练地把你的概念化 与你掌握的知识 整合 起来。你要增强你理解治疗过程的能力。你要可以 更容易地识别治疗的关键目标 ,并且更熟练地对患者进行概念化、在每次会谈中 精炼你的概念化 、使用概念化确定你的干预措施。扩充你所掌握的技术,在选择、时间安排和使用恰当的技术方面变得 越来越精通 。
  
  在第三阶段 你要能更加自动地把获得的新信息 整合进原来的概念化 中,提高通过做出假设来验证或修正你对患者的看法的能力,能在适当的时候改变认知行为疗法的结构和技术,尤其是在面对有人格障碍的患者或有其他困难的障碍和问题的患者时。
  
 六、如何使用这本书?
  
  首先 ,你会开始概念化你自己的思维和信念。你开始关注自己在情绪反应上的改变。当你注意到你的情绪变化或者负性情绪增强的时候(或者当你注意到你产生了功能不良行为或经历了与负性情绪相关的躯体感觉时),问问你自己你感觉到了什么情绪和认知行为疗法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刚才我脑中想了什么? 
  
  我想到 了我的焦虑——学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稳定的收入,甚至没有收入。
  
 我的 自动思维 是——我恐惧面对成长的过程,感觉很煎熬。这是因为我在成长中一直没有安全感,我一直被拖拽在父亲的位置上,他一辈子没有对家庭承担任何责任。但是,即使这样,毕竟我也长大了,这意味着我还能继续长大,焦虑不可怕,每当焦虑来临的时候,我就狠狠的读书,只要不断精进,我就距离我的目标更近一步,会越来越好了。
  
  聚焦于你自己的思维 ,不仅可以帮助你强化你的认知行为治疗技巧,还能使你抓住机会修正你的功能不良思维并积极地影响你的情绪和行为,使你 更易于接受学习到的东西 。
  
 当你学着治疗你的患者的时候,保持小的、定义明确的、现实的目标。 当有小的收获的时也要给与自己肯定 。
  
 当你很不公平的把自己和很有经验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师进行比较或者把你现阶段的水平跟你的最终目标比较,从而削弱了你的信心的时候,要抓住这些机会对你的负性思维进行反应。

3.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我们单单的从名字上来看,认知+行为,认知就是观念,我们对待不同事物所产生的不同的理解和反映(有些是固化的,有些原本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只是被压抑着的);行为,从经典条件反射的科学实验来看,如果改变了我们固有的行为方式,重建一种新的行为模式,那么我们的心理状态会随着重新改变的行为而顺应(发展心理学有过这样的段落:婴儿的心理起源于动作。换句话说,人类的最初的心理变化是随着动作发展而来的{我突然想到,男女关系的问题--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如果只有嘴上而没有具体行动上的爱,确实很难打动女人心})。一个主张改变了我们的认知就能够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一个主张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就能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当把这两种方法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了这里所讲的认知行为疗法。
  
 2016年11月9号我编辑了阿尔波特•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REBT)(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还有阿伦•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CBT)。以上三种都属于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现在也比较流行的(SFBT)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有些观念我觉得也是参考了认知行为,当然更多的,还是引用了求助者中心疗法(人本主义),后面我们在慢慢讲讲。
  
  我的某些咨客,包括很多有过资料的记载的(当然都是隐去真实姓名的)咨询记录,来访者在经历10次左右的认知行为疗法以后,大都会有这样的收获:“我改变的不仅仅是当前的情绪和行为,更重要的是我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有了根本的改变(这些改变足以支撑未来的大部分压力)”。(每介绍一种疗法,我都会介绍这样的疗法的优缺点,以便来访者更好的参考和选择)。认知行为疗法对于一般心理问题,和部分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是能够起到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内心冲突本身就很严重,自身就很固执(偏执)的来访者,个人建议不要用这样的疗法作为主要的咨询方式。
  
 所有的认知行为疗法都具有一下的特点:①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的关系。②假设(选择相信)心理的痛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不合理的认知观念造成的。③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改变。④一种短期和再教育式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
  
 这里涉及到两位在心理界有影响的前辈。一位是阿伦•贝克,他在认知疗法中所重点关注的是错误的认知过程以及相应的错误的观念(是以当前的认知为关注点);还有三个重要的概念也属于贝克的理论①:共同感受。②自动化思维。③规则。另一位是V.C.雷米,此人更倾向于人本主义,(此人读博时的导师是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咖}),雷米更注重于错误观念存在的状态,错误观念是以什么样的顺序存在的并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作用。
  
 上文提到了两次错误观念,足以说明错误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即个体对自我的不正确或者不适当的评价,也就是说个体错误的自我的概念(自己并不是不知道自己,而是错误的理解和表达了自己),而且这些错误的观念大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群集的方式表达(以抑郁状态举例:不是在某一方面不行,而是在各个方面都不行;不适现在没有希望,而是将来也没有希望;不是过去的我毫无价值,而是现在和将来我都毫无价值;不仅仅是我现在孤立无助,以后也是孤立无助的等等),每一种观念都是一种错误的自我观念(其实这些只是表层的错误观念,更深层的,中心位置的错误观念都是建立在解决了表层或者边缘的错误观念基础之上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策略)。
  
 那么,错误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用贝克的理论来解释这样的疑问。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①共同感受。②自动化思维。③规则。这三个理念是连贯性的,从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知觉和思维的过程)→共同感受;到人们不加注意认知过程,让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以模糊和跳跃的形式出现,并形成了自动化的反应(就像1+1等于几一样,我们会随口说是2,但是一滴水+一滴水,会有2滴水出现吗?如果我们根据客观的认知过程来判断结果,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出现)→自动化思维。再到我们个体在现实世界中遵循的一定的→规则(我们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所习得的{往往是被动习得的}被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并用这样的规则评价过去,预期未来,但是,如果个体不顾客观的条件,过分的按照规则行事(刻板),势必会导致与大环境不协调的事情发生,从而影响自己。综上所述,个体的认知过程很重要,歪曲和错误的认知必将导致错误的假设和错误的推理,并产生错误的观念。歪曲和错误的认知主要包括:1.主观推断:没有支持性的或相关的根据就做出结论。2.选择性概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仅仅根据一个事件和某一方面细节的了解就形成结论。3.过度的概括:会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而得出一种极端的信念并不适当的应用于不相似的事件或情境中。4.夸大和缩小:用一种比实际上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境。5.个性化:(很多人都有,尤其是有自恋倾向的)个体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6.贴标签和错贴标签:根据缺点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一个人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7.极端思维(有偏执人格倾向的人):非黑即白的方式来思考,是或不是的两个极端来对经验进行分类。
  
 贝克提出的五种具体的治疗性质的认知技术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很多事,有好的,也有坏的;我们每个人也做过很多事,有蠢事,也有智事...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我们的感受所给我们造成的心理上的影响,都是同等的,这就等于是直接的告诉我们:“并不是我们过的好了,心理就健康了,也并不是过的不好,心理就扭曲了。”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烦恼,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幸福。很多时候,事实就摆在那里,我们都是有选择的,就看当时我们是以什么样的角度去思考。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运用认知疗法,探究一下,什么样的认知过程,相对而言不是错的。
  
 ①:识别自动性思维。这属于我们个体的思维定势,先占观念一样,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不太能够在不良情绪出现以前就意识到存在这样的思想。(我个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都会有第一印象(第六感),并会以第一印象为参考,随着交往的加深逐步的修正或者肯定,我并不觉得这是一种思维定势,而是一种经验,不过我们在这里纯粹的是学习认知疗法,我只是表达一下我个人的不同看法)。如果你是咨询师,那么在咨询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帮助来访者学会发觉和识别这些自动化的思维过程。
  
 ②识别认知性错误。昨天讲到的那些歪曲性的认知都属于认知性的错误,相对于自动化思维,来访者本身更难于识别自己的哪些认知是错误的。举个例子:当我们在街上,看到豪车的那一刻,我们或许都会有这样的想法(纯属自动性的):开车的肯定有钱。不过我们会识别这样的思维是否正确→可能是司机开着的。后面的我们就很难识别了→买这车的人肯定有钱(不一定哦,谁知道车主是否是负翁呢? 或许身上背着繁重的债务呢。)这种属于认知性错误中的任意的推断,过分的概括化。我们要识别,我们要认清。
  
 ③:真实性的验证。我们选择相信来访者(来访者必定也是相信)的自动性思维和错误观念(认知)会给来访者(因为来访者本身就相信)带来负面的影响。(其实这也是一种治疗技术,叫做认同。人们都喜欢和认同自己的人交流,而且,对认同自己的人的防备往往是最低的)。上面的如果进行的顺利,下面就会毫无压力的进行,就是鼓励来访者对这样的选择去验证,看到底是不是符合实际;一旦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观念是不切实际的(注意,不适你告诉来访者的,是来访者自己意识到的!!!),来访者就能自觉的加以改变{这是正儿八经的认知疗法的核心}。打个比方:洁癖症患者(这里以反复洗手的洁癖症患者为例):他相信如果自己不把自己手上的细菌病菌洗掉,洗干净,自己会得病,并因此焦虑,所以会通过反复的洗手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其实到这里,来访者是没有痛苦的,让来访者痛苦的是犯强迫的过程:知道洗干净了,还是要强迫自己,手没有洗干净,要再洗,再洗,再洗,生怕细菌没有洗掉)如果用认知行疗法来治疗这位患者,在核心治疗过程中,咨询师可以建议他有意的减少洗手的次数(并陪伴他渡过焦虑的过程),并让他自己去检验这样做是否会真的给他的健康带来伤害。(大量的事实证明不会带来伤害的)
  
 ④:去中心化。这点在自恋型人格的来访者身上尤为突出。很多来访者常常感觉到自己是别人注意的中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他人的评论(妄想的前奏)。如果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咨询师可以引导来访者换一种言语和行为方式去与人交往,看看他人是否会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发生的变化(事实上,很少有人会注意到。)
  
 ⑤: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一般正常的心理问题,都会有一个起伏的过程(开始,高峰,消退),但是,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的来访者往往认为自己的抑郁和焦虑会一直不变的持续下去。所以,如果使用认知疗法的话,咨询师就要帮助来访者对这样的起伏的过程有所认知,这样,来访者就会比较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增加治疗的信心。这也是心理咨询常用的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使用面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使每一位想要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必须要掌握的治疗技术。当然,我再此编辑的内容还不完善,各位前辈和同行如有需要修正,添加和补充的,可以随时留言~~

认知行为疗法

4. 认知行为疗法的7个步骤

认知疗法的执行流程
认知疗法对心理障碍的医治关键取决于缓解或清除这些作用失衡的认知能力活动,并协助病人创建适应能力的作用,激励病人对造成阻碍的逻辑思维和认知过程,及其感情、主观因素等内部要素开展自身监督。他在1985年明确提出了五种实际的认知能力医治技术性。

1.鉴别全自动逻辑思维
因为引起心理障碍的思维模式是全自动出现的,已组成了学员思维模式的一部分,大部分学员不可以意识到在消极情绪反映之前会存有着这种观念。因而在医治全过程中,老师最先要协助学员学好发觉和鉴别这种自动化技术的创造性思维。老师能够选用提出问题、自身演试或效仿等方式 ,找到造成消极情绪反映的观念。

space

2.鉴别认知能力性不正确
说白了认知能力性不正确即学员在定义和抽象性上易犯的不正确,如第一节中提及的一些非理性行为逻辑思维。这种不正确相对性于自动化技术观念更难鉴别,因而教师征求并纪录学员的自动性逻辑思维,随后协助学员梳理出他们的一般规律性。

3.真实有效检测
真实有效检测便是将学员的全自动逻辑思维和错误观点做为一种假定,激励他在严苛设计方案的行为模式或情景中对假定开展检测,使之了解到原来意识中不切合实际的地区,并主动改正,它是认知疗法的关键。

space

4.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便是让学员意识到自身并不是被别人留意的管理中心。许多学员总觉得自身是他人留意的管理中心,自身的一言一行都是遭受别人的点评。因此,他经常觉得自身是乏力的,敏感的。假如学员觉得自身的行为举止稍有改变便会造成周边人的留意和非难,那麼教师能够使他不象之前那般去与人相处,即在行为举止上稍有改变,随后规定他纪录他人副作用的频次,结果他发觉非常少有些人留意他言谈举止的转变,他当然会了解到自身过去意识中不科学的成份。

5.抑郁症或焦虑情绪水准的监管
大部分学员都觉得她们的抑郁症或抑郁情绪会一直不会改变的持续下来,而事实上,这种心态经常有一个刚开始、高峰期和消散的全过程,而不容易始终持续。让接纳咨询的学员感受这类心态升降转变,并坚信能够根据自身监管,把握消极情绪的波动,进而提高改变的信心。

5. 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传统的精神分析和行为治疗的综合产物。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和情绪由自我教导性语言所控制,如进行自我教导训练,对于认知缺陷者可以采用重复的适应性的自我对话,目的在于建立起积极的信念或适应性认知,使其融入患者自己的信念系统,从而成为支配患者的行为准则。认知行为疗法的重点就是改变人们对自己所说的(清楚的或不清楚的),能引起人们的无效行为和情绪障碍的内部语言。具体的指导可以分以下几个阶段:1、自我观察:让病人集中注意他们的思想情感、生理反应以及人际行为,以了解病人内部对话中存在的那些消极的自我言语和自我表象。2、认知结构改变:通过积极的自我言语、内部对话,以吸收、移置和综合等过程影响和改变认知结构3、应对行为:病人每天在应对行为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对话,以促使自身以一种更有效的应付方式去组织他的经验,以改变不良行为。认知行为治疗的策略有认知行为评定、认知化的行为治疗技术、应激-接种训练、认知重构技术等。该法适用于儿童多动症、焦虑、恐惧和退缩等心理行为问题。

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

6. 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

 行为认知疗法在心理治疗的各个流派中,属于近现代出现的一类方法,但发展却最为迅速。它主要是聚焦于患者的认知评价,此流派认为认知评价在人的情绪反应或行为反应中,有中介的作用;若认知出了问题,会导致患者有不良的行为和情绪;而只有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调节,才能起到疗效。

7. 认知行为治疗课程

A. 有没有比较好的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课程推荐比较专业的。
 
  CBTI是世界上公认的非药物治疗失眠最佳疗法,目前在国内的普及率并不高,回国内的CBTI基本集中在答各大权威性的专科医院,且价格昂贵,授课形式单一,CBTI的可达性和成本效率的问题意味着许多慢性失眠的病人不能从这项治疗中获益,而且也没有专业的睡眠医师全程陪伴和指导。
  而速眠科技,率先引进了国外先进的CBTI理念和经验,并联合香港大学的睡眠专家,共同研发了一套适合国人体质的、能显著降低CBTI实施门槛和成本的、专业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搭配速眠系统使用,全程贯穿着专业睡眠医师的指导和建议,科学有效的改善失眠。 
 
 B. 教育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原理的内容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版除权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C. 认知行为疗法和认知行为训练的区别是什么
 
  前者是认知障碍采取的治疗手段,是导入型;而认知行为训练是在一定程度的认知范围内对所认知的内容进行辨认,二者的关系是“这是什么”的告知行为和“那是什么”的辨识行为。 
 
 D. 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
  
  认知治疗行为疗法的治疗原理
  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帮助当事人去修正不切实际的信念,假设和自动化思维。因为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干扰生活功能。例如 :一位唯一在地震中生存的当事人,可能会将家人的死因归咎于自己身上而产生强烈的罪恶感。因此,认知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当事人找出不合理的信念,并且去对抗它,进而采取更实际的想法和行动来平衡情绪。教导病患运动,可降低情绪迫力下的畏惧和过度关切身体症状。治疗期限通常每周一次持续一至三小时,做8至12次。学习如何有更佳的自我掌控,于某些情境下不适的平复技巧。某些个案在谘商中须服用药物以降低不适,而药物降低或停用,须与专业人员讨论。当人因某些状况致身体、情绪不适,认知谘商是最佳治疗方式。 在叙述事件阶段或者在行为暴露时,治疗师必须亲切地倾听来访者的陈述,倾听他们荒唐的想法。治疗师可以选择重点放在来访者的叙述上,改变他们原有想法以及重新建构事实和反应方式上。 认知疗法早期阶段重点在教导上,治疗师给予来访者一个可理解范围内的反应方式和表现出来的种种症状;再提供一个理解创伤后反应的模型,这也将进一步帮助来访者产生一种可选择的叙述方式。 利用治疗师点点滴滴搜集起来的信息作为出发点,去积极地探明来访者的消极、无意识的想法和信念,这些仍需要受到来访者自身的监控。 认知疗法可以在团体中施行,可以实现成本效率。8小时的治疗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但是更长时间的治疗方法还未被普遍采用。 认知治疗对道德颓废、堕落(demoralization),罪恶感(Guilt)和害羞(Shame)症状较有效。对于PTSD与情感性或焦虑性或人格疾患(反社会性、边缘性、做作性、自恋性人格疾患)并存的当事人,较常使用认知治疗法治疗。 
 
 E. 认知行为治疗
 
  工资还有吃的实在是太美了 
 
 F. 认知行为疗法是什么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谈话疗法,它是通过目标导向和系统化的程序(如,改变认知和行为)用以解决当前的问题包括功能不良(不正确或者没有帮助的)的情绪、行为及认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课程

8. 认知行为疗法的主要观点

认知行为疗法
  
 所谓“认知”,就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事件的预期。
  
 认知行为疗法中有四个基本的概念:情境、认知、情绪和行为。
  
 咨询师在具体个案中找到这四个概念的对应内容,就是概念化过程。概念化过程,就是心理咨询师应用心理咨询理论模型去搜集资料、评估心理问题,发现心理问题原因的过程。
  
 把心理问题症状以及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解释得非常好的理论模型当属亚伦·贝克(Aaron Beck)的T形认知行为模型。
  
 事件是对一件事的笼统的表达,情境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事件的具体表现。自动思维是具体情境中的具体认知,是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也是表面原因,解决了它,也就是实现了对症治疗,达到治标的效果。通常个案概念化是在首次评估性会谈中进行的,并在后续的会谈中对原来的概念化进行补充和修正。
  
 横向概念化是对患者当前心理问题的认知分析,纵向概念化则是对患者心理问题的历史成因的探寻。
  
 横向概念化的操作流程如下。情境-认知-情绪-行为第一步,咨询师应当确定患者存在的症状,即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有些问题还会涉及生理方面的表现,如心跳、呼吸、饮食、睡眠、性的问题)。第二步,确定存在这些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具体情境,也就是来访者在哪些情形下有这样的表现,换句话说,就是这些症状在什么时候表现出来。
  
 第三步,咨询师要通过提问,挖掘情境和情绪行为之间的认知内容,以落实来访者的自动思维是什么。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看,情境是引发焦虑和行为后果的环境因素,认知是直接原因,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应是临床表现,情境和反应共同构成心理问题的诊断。贝克认为,表层的认知(即自动思维)是由更深层次的认知(即核心信念)所决定的。
  
 纵向概念化模型:自动思维→中间信念→补偿策略→核心信念→童年经历。
  
 这个模型有四个要点:(1)自动思维是由核心信念决定;(2)核心信念则是在童年经历中形成;(3)一旦核心信念形成,个体会发展出一种补偿策略来应对自己的核心信念;(4)补偿策略体现在中间信念中,中间信念就直接决定自动思维的产生内容。
  
 纵向概念化的操作流程如下:第一步,以自动思维为起点,通过箭头向下技术,确认来访者核心信念的内容。
  
 第二步,通过搜集来访者早年父母的养育等方面的童年经历,取得决定其核心信念的相关童年资料。
  
 第三步,通过了解其个人成长史方面的素材,确定其补偿策略类型。
  
 第四步,根据其补偿策略和当下的问题情境,确认其中间信念内容。纵向概念化也有三个核心要素:核心信念、童年经历和补偿策略。核心信念解释了“是什么”,童年经历说明了“为什么”,补偿策略则回答了“怎么办”。
  
 关于来访者的过去,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重要他人的影响,正是这些重要他人的期望、评价、表扬与批评等让来访者形成了核心信念。我们要知道重要他人的影响构成了其童年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个方面是个体如何应对的,来访者如何应对他人的期望与评价,应对人生中的成功与失败,来访者应对生活的成败过程,就构成了他的成长经历。个体正是在应对成败过程中形成补偿策略的。所谓心理问题实际上体现为个体的情绪问题、行为问题或生理问题,这些问题长期持续进而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
  
 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观点来看,导致患者情绪问题或行为问题的直接原因只能是自动思维。自动思维其实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个方面是情境因素:另一个方面是核心信念。核心信念是个体关于自我、他人和世界的一般性的、概括性的认识。这些认识成长形成并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巩固和修正。
  
 个体核心信念的形成受如下因素的影响:(1)基因影响(2)重要他人的期望或要求(3)社会比较(4)创伤事件(5)重要他人评价(6)儿童对早期经历的认知解读(世界观)(7)行为方式个体在形成负性核心信念的同时,也在发展他的补偿策略。
  
 补偿策略:顺从策略,回避策略、警惕策略、努力策略等。
  
 一旦成功地应用补偿策略,负性的核心信念就被遮掩了,个体就不会显露出明显的心理问题,虽然有些不快和消极的情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消失了。通过成功地应用补偿策略,个体会维持积极正面的形象。
  
 补偿策略实际上是一种环境的产物,它是否有效取决于周围人(特别是重要他人)的反应。诱因事件出现使得原本起作用的补偿策略不再有效,来访者的负性核心信念被暴露出来,来访者的负性核心信念就被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