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好人有哪些?

2024-05-10

1. 沧州好人有哪些?

北京交通大学滨海学院、、杨熠同学

沧州好人有哪些?

2. 关于做好人好事的手抄报

解放思想 创新思路
努力做社区共青团工作
兴安区兴欣社区位于兴安区中心地段,人口2274户6050人,其中25岁以下青少年1625人,其中团员1245人,下设四个团小组,贫困青少年家庭有18户,劣迹青少年2人。为了方便工作,社区团组织动员出5名骨干青年参加到共青团工作中来,同时,社区购买了录相机、照像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设施,建立了图书室,阅览室丰富了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一年来,我们结合实际,贴近青少年,围绕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大胆创新,活化载体,开展了一系列服务青少年的活动。
一、 深入宣传,加大青少年参与力度
在抓青少年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感到:首先应该让青少年学会自我服务,让他们在服务中体会自身的价值,才会去服务他人。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和整合社区资源,对青少年做好宣传工作,循序渐进地提升青少年的服务意识,才能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创新思路搞宣传。我们利用假期学生放假的空闲时间,向各中小学校发出了走进农村的通知,受到了青少年的热烈响应,参与的青少年达到了100余人,在活动中,青少年不但了解了平时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学会了自我服务的意识,学会了关爱他人,学会了感恩。这样的活动无形中增加了宣传效果。二是创新方法搞宣传。我们通过与学校联系,在校园内定期对青少年进行各种教育宣传活动,让青少年了解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本质区别,增强青少年识别事物的能力。每到节假日以及举办各类汇演或秧歌比赛时,我们还在辖区演出现场及主要干道,展示青少年各类才艺展,有漫画宣传板、手抄报宣传板,这种宣传方法直观易懂,同时我们还让青少年自己充当讲解员进行现场讲解,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是创新形式搞宣传。建立青少年自我服务教育宣讲团,在社区对广大青少年讲解如何自我服务,如何自强自立等知识。我们还充分利用社区家长学校讲解法律知识的同时,将青少年自我服务教育纳入其中,提高青少年自我服务的能力。
二、丰富内容,增强活动吸引力
一是创建“文明巡访团”。社区以团组织牵头建立的以“青年骨干”为主体的社区“文明巡访团”,以“做小事、管闲事、纠错事、夸好事、谈心事、参大事”为目的,对社区发生的不文明现象进行纠正,对好人好事进行宣传报导。社区“文明巡访团”在巡访中发现,红旗一校青少年刘佳父母离异,母亲又判刑了,她同佬佬一起生活,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于是社区巡访团将这一问题反映到团支部,我们与小刘佳结成了帮扶对子,每到开学前便为她送去学习用品,换季衣物和编织的爱心毛衣亲自送到她的手中,并为她与学校联系减免了学杂费。通过文明巡访督导,达到了社区“小事有人做、闲事有人管、好事有人夸、错事有人纠、心事有人谈、大事有人参”的新风尚。
二是组建“青少年点评会”。社区确定“青年骨干”人员专门负责“点评会”工作,以“在校是名好—主动学习、全面发展;在家是名好孩子———勤俭自强、孝敬长辈;在社区是名好少年———诚实守信、遵守公德”为内容,团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点评会”。点评之前,充分征求学校、家庭邻里的意见,提出点评人选,组织青少年、家长代表集中到社区进行点评,对评出的好少年,团组织为他们发放奖品,并以《贺信》的形式向学校和家庭进行通报。
三是坚持“学校放假、社区开学”。针对学生假期
的167天怎么过?社区该为他们做什么?面对假期时辖区的贫困生没钱补课和双职工家庭孩子没人照顾等问题,社区延续了第二课堂(假期辅导站),做到“学校放假、社区开学”。我们开办的“三不要”班,即学生的学费不要、教师的讲课费不要、教室租金不要。聘请社区退休教师周志珍、姜喜文、张桂荣等在每年寒暑假期间对青少年开展文化课、钢笔、毛笔书法、绘画等方面的授课。自2002年暑假开班,截止目前共办了8期,参加“三免班”的学生达626人次,即使他们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假期生活,并给家长减轻了负担。同时,为了为青少年读书用书创造条件,占领青少年业余思想文化阵地,我们社区建立了“社区图书馆”。现有藏书2000余册。
四是创办青少年“服务热线”和“情感话屋”。为
了做青少年的贴心人,我们在社区建立了“服务热线”和“情感话屋”。鼓励辖区青少年把自己遇到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和不愿对父母说、不想跟教师讲的话,向“服务热线”反映和到“情感话屋”倾诉。如14岁的王莹,母亲在三年前去逝,去年春节前的一天深夜时分父亲病故,她向社区共青团组织的服务热线求助,社区共青团小组组长约两名副组长立即真赶到她家,向她捐助100元钱,还帮助联系减免了火化费,妥善地处理了后事,并与其结成了帮扶对子。再如小孩刘佳的前父母离异后,都再婚了,她的妈妈在外地工作,刘佳和继父生活在一起,感到很不方便。于是到社区“情感话屋”说心里话,经过共青团同志多次做工作,现在刘佳已转学到妈妈身边。又如青年张伟到社区“情感话屋”与知心姐姐说出了她的苦衷,原来张伟于2005年如愿考上了大学,但父亲患眼病多年,母亲体弱,家里没有钱供她上大学。共青团组织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到驻区单位求援,3天后,张伟得到了3000多元的捐款,圆了张伟的大学梦。
五是开办社区“三点钟学校”。家长下班的时间大
多在下午5点,可孩子2点半就放学,这段时间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令许多家长揪心不已的难题,为此,社区团组织开办了免费类似托管班的“三点钟学校”,填补孩子们放学后的真空地段。让学生们放学后来“三点钟学校”,先完成课外作业,然后集体玩耍。“三点钟学校”成了孩子们放学后的重要活动场所。
三、依托力量,开展爱心救助活动
一是建立“爱心超市”,解决居民应急问题。为了解决贫困青少年家庭的燃眉之急,“爱心超市”起到了救急的作用,街道党工委书记戚秋雪同志等领导相继为“爱心超市”捐助衣物600余件,并到驻区单位拜访求援得到捐助物品1000余件。年仅12岁的青少年王莹,父母双亡,与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一起艰难的生活,社区团支部每年都组织工作人员为她们包20斤面的饺子,并及时为她送去换季衣物,在去年春节前,我们区委书记帮助她家解决了4吨煤、两套被褥,我们又组织社区团员送去了10袋拌子。12岁的王莹流下了热泪,她告诉我们,她长大后,也要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近几年,我们团支部结对帮扶81户贫困家庭,为248户贫困家庭捐赠物品2000余件。
二是完善“助学基金会”,解决就急问题。社区团支部成立的基金会采取“团员捐一点儿,居民群众捐一点儿,驻区单位赞助一点儿,办事处支持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基金,几年来,通过到驻区企事业单位求援,共得到助学款16000余元,结对帮26名贫困生,每学期开学前为贫困生放发学习用品和助学款,共发放助学款14600元。居民赵华珍有两个孩子,丈夫患有精神病,生活非常艰难,两个孩子也非常懂事,学习特别刻苦,2005年,大儿子孙顺德以660分的成绩考入哈工大。面对学费一家人犯难了,社区把这个情况向组织反映后,区委书记沙家庆资助了孙顺德5000元,并和我们社区的3名贫困小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我们社区拿出2000元钱,给孙顺德购置了全部生活用品。
三是做好劣迹青少年的帮教工作。社区团支部认真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对辖区内有不良行为的劣迹青少年积极开展帮教工作。并与他们结成帮教对子,交流思想,鼓励他们自新、自强、自立、并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如住27委7组的16岁青少年李闯,父母离婚后,与奶奶生活,家庭的破裂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每天流连于网吧、游戏厅,被学校开除,最后导致他偷东西被教养一年,出来后,社区团支部了解他家的情况后,怕他自暴自弃,于是出面帮他联系学校,又与他父亲进行沟通,使小李闯又重新走进了校园

3. 急求一篇颁奖词


急求一篇颁奖词

4. 激励好人好事的素材

搜索百度文库里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都很不错.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1、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事迹介绍】: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
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核潜艇是集核电站、
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事迹介绍】: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
年轻时在外打工,
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
73
岁的
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
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
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
年,
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
从那时起,
73
岁的他就将自
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
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
50
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
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
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
直到
捡回一大堆破烂。他
17
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
“吝啬”的连一个馒
头都舍不得买,
可捐资助学总计
7
万多元,
资助了
100
多个学生。
刘盛兰一直没进
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
4000
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2014年全国注册建造师考试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建设工程计价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
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
这么多年
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
2013
年
8
月,因为肾病,
刘盛兰住进了医院,
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
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
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3
、陈俊贵:守墓老兵
 
 
 
【
颁奖词
】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
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
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
事迹介绍
】
:
 
 
 
陈俊贵,男,汉族,
55
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
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
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
1
980
年
4
月
6
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
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
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
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
龄最小的陈俊贵。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
4
年冻
伤治疗后,
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
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
希望陈俊贵可
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
多方打听无果,
1985
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
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
 
 
 
20
多年里,
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
终于,
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
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
2005
年
10
月,
陈俊贵赶赴罗田县,
得
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
“对不起,我来晚了,
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
 
 
 
目前,
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
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
尔玛筑路解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
“我不仅可
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
”
 
 
 
4
、段爱平:老百姓的贴心人
 
 
 
【
颁奖词
】
: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刚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
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
贴近百姓的心。
 
 
 
【
事迹介绍
】
:
 
 
 
段爱平,女,
57
岁,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
任。
 
 
 
1998
年,段爱平嫁进了返底村。为改善生活,她借钱做起了焦炭生意,两年
下来赚了几十万元。当时的返底村是个名副其实的穷村,村小学的教室是危房,
孩子们没有教师上课。没上过学的段爱平决定出资为村里建一所新小学。
 
 
 
1999
年,段爱平在没有参加候选的情况下,高票当选为返底村委主任。
 
 
 
上任后,段爱平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为了建养老院,她没时
间陪肝癌晚期的老伴,
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
她带领村民种植药材,
改造全村电
网,投资园林建设,栽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段爱平自己就贴了十几万。
 
 
 
去年,段爱平被诊断为淋巴癌,经过化疗、电烤,她的脖子已经看不到完整
的肌肤,
每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药度日,
身体已经到严重透支的地步。
就是这样,
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每天想着的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5
、沈克泉、沈昌健:
“油菜花父子”
35
年追梦路
 
 
 
【
颁奖词
】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
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
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
事迹介绍
】
:
 
 
 
沈克泉,男,享年
74
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沈昌健,男,
46
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1978
年,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
3
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
菜,
将其带回家乡播种,
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
继而想到改良培育出产量高
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吃油难的问题。
 
 
 
一开始,乡亲们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
.
直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
沈克泉培育出了优质油菜种,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
 
 
 
上世纪九十年代,
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种未经国家审定,
当地部门对沈克泉
进行了罚款、
拘留。
但他仍刻苦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知识。
在没
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的情况下,父子俩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
 
 
 
1996
年,
家里为搞油菜研究欠债不少。
沈昌健卖掉中巴,
带着卖车款回家投
入油菜研发。
 
 
 
2004
年,
沈克泉父子繁育的
“贵野
A
”
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2007
年,
沈克泉带着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
“独闯”
在武汉召开的第
12
届国际油菜大会,
引
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9
年,
沈克泉去世,
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
家人将沈克泉葬在离
试验地不远的山坡上。家人知道,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牵挂。
 
 
 
如今,沈昌健的“沈油杂”
202
、
819
已进入区域试验环节,五亩送检试验田
里有
300
个单株样本,每个样本送检一次就是
200
元;
300
亩的示范片里还欠着两
万多的工钱,
马上要施肥又是两万的肥料钱。
对于已经
35
年没有主业收入的沈昌
健一家而言,
“吃饭靠田,科研靠借”
.
几十年来,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筹资金
150
多万元,
这几年政府也常有资助,
可沈家里欠下了不少债,
“几乎所有亲戚都
借遍了。
”家里最值钱的是两台用来贮藏油菜种子的冰箱。
 
 
 
35
年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沈昌健说等现在的种子通过审定了,
会卖给种子公司,
拿着资金去滚动开发下一代油菜杂交新组合。
自己的油菜育种
路也许得“慢慢走”
,
但怎么也会走下去。
 
 
 
6
、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
 
 
 
【
颁奖词
】
: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
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
多的灯火。
 
 
 
【
事迹介绍
】
: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
年,
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
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
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
而是毅然回到西藏。
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
喜马拉雅山脚
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
 
 
 
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
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
了孩子们不停课,
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
背起糌粑上路;
为了把学生
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
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这些年来,
为了教好孩子们,
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央珍从两岁时一直寄养
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
2013
年,时逢格桑德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
,
节目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
夫和女儿来到北京。同时,这也是格桑德吉与女儿的第五次见面。
 
 
 
十三年来,
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
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
30%,
变成到今天
入学率
95%.
她教的孩子有
6
名考上大学、
20
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
儿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 
 
 
7
、胡佩兰:
20
年来坚持每天出诊
6
天的百岁仁医
 
 
 
【
颁奖词
】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
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
世良药。
 
 
 
【
事迹介绍
】
:
 
 
 
胡佩兰,
女,
98
岁,
解放军
3519
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坐诊医生。
 
 
 
1944
年,
胡佩兰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
70
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
产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
 
 
 
胡佩兰生活节俭,
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
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
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
50
多个“希望书屋”
. 
 
 
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
2013
年
7
月,
98
岁胡
佩兰心脏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她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
 
 
 
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
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
因为慕名
找上门的病人多,
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
对患者也极有耐心,
给病人开药,
很少超过一百元。
如今,
胡佩兰的记忆明显下降,
耳朵也不如以前,
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楚,
耳朵里放着助听器,
听不清的地方,
便由旁边
的学生解释。
 
 
 
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她经常说:
“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
够,
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
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
不管面对哪一
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
”
 
 
 
直至今日,胡佩兰已经在一个工厂职工医院和现在的地方,连续坐诊
20
年,
坚持每周出诊
6
天,风雨无阻。
 
 
 
8
、姚厚芝: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耗时
3
年绣出《清明上河图》
 
 
 
【
颁奖词
】
: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
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
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
事迹介绍
】
:
 
 
 
姚厚芝,女,
38
岁,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红土村村民。
 
 
 
1999
年,
姚厚芝嫁给了王以朝,
婚后一起赴山东煤矿打工。
随着两个孩子的
出生,姚厚芝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
2006
年,一场病魔突袭,彻底
摧垮了这个家。
 
 
 
姚厚芝查出乳腺肿瘤,
需立即做切除手术。
面对高额的手术费,
姚厚芝选择
了“药疗”
.
几年下来,病情没有丝毫好转。
 
 
 
2009
年
2
月,姚厚芝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第二天,她坐车辗
转十余小时,
咬牙花
2800
元购回一幅
6.5
米长的十字绣
《清明上河图》
十字绣样。
这次的“先斩后奏”
,
让一向疼她的丈夫火冒三丈,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可姚厚
芝有自己的想法。
 
 
 
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
17
个小
时。
2012
年
7
月,
经过
3
年零
5
个月的昼夜追赶,
这幅共需
127
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
《清明上河图》终于落针。有收藏家上门出
20
万收购,姚厚芝拒绝了。
 
 
 
姚厚芝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即便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卖出去,
孩子们上大学的钱就不用愁了。
 
 
 
姚厚芝的儿子王锐读初中,
女儿王琼读小学。
王锐说长大了要当医生,
给妈
妈治病。
不善言辞的丈夫,
不知道怎么劝说妻子,
本身患有肝病的他只是拼命地
下井,希望能早点挣够钱给妻子治病。
 
 
 
第一幅十字绣完工后,
姚厚芝又买回了一幅长
22
米、
宽
0.85
米的
《清明上河
图》十字绣样。这幅刺绣的难度、时间和价钱是第一幅的好几倍。姚厚芝偷偷找
以前的工友七拼八凑了一万元,
瞒着丈夫说只花了两三千元。
她怕丈夫心痛和着
急,因为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从
2006
年到现在,姚厚芝花去的医药费已达
10
多万元。
 
 
 
如今,王以朝仍在山东挖煤,姚厚芝在家照料两个孩子的生活。姚厚芝说,
第二幅《清明上河图》已绣了快
6
米。希望老天能再给她
3
年时间。她现在就是一
个与时间赛跑的人,
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时会终结。
她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
只是
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
 
 
 
9
、方俊明:迟到的荣誉,不悔的信念
 
 
 
【
颁奖词
】
: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
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们知道,你早已站立在所
有人的面前。
 
 
 
【
事迹介绍
】
:
 
 
 
方俊明,男,
56
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
 
 
 
1985
年
8
月,
28
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
骨折,
高位截瘫。
直到
2013
年
11
月,
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
28
年的见义勇为荣誉
称号。
 
 
 
方俊明救人当年,武汉市尚无见义勇为方面的奖励条例,被“救”男孩的家
庭始终不愿出具书面证明,
致使他见义勇为的行为一直未得到确认。
对于这样一
位“英雄”
,
他所在单位,原武昌车辆厂,只好比照工伤来处理。
 
 
 
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于
1993
年成立,
但奖励对象为
“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人
员”
.
这两年,有人问方俊明有没有见义勇为证书,
“我觉得蛮尴尬,只好把报上
的报道拿给人家看。
”
 
 
 
这些年来,妻子离开了,父亲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依靠母亲
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并将当时尚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养大。
 
 
 
2013
年,
一部话剧上演后,
方俊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应方俊明要求,
武汉市通过收集材料,
确认方俊明当年行为属见义勇为,
并颁发见义勇为先进分
子荣誉称号。
 
 
 
虽然荣誉迟到了
28
年。但方俊明从来没有后悔那次行动。一个家庭的艰辛,
一个生命的委屈,这一切都见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
 
 
 
10
、龚全珍:将军梦,守护情
 
 
 
【
颁奖词
】
: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
辽阔。
一生追随革命、
爱情和信仰,
辗转于战场、
田野、
课堂。
跨越人民的敬意,

5. 好人好事手抄报内容哪里有?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取者。
  典例:




好人好事手抄报内容哪里有?

6. 求一篇600字的颁奖词

1. 第二届长沙运达喜来登教师奖提名奖颁奖词    你们是光明的使者,携着文明的火种拓荒心灵的蒙昧;你们是执着的灯塔,耐着千年的寂寞指引天使的航程。你们不怕风雨,因为你们早已化作滋润灵魂的雨滴;你们不怕崎岖,因为你们早已成为通江达海的路石;你们不会寂寞,因为你们的每一个岁月都激荡着生命的壮歌;你们不会清贫,因为你们的事业在飞扬的粉尘中已经绚烂成希望的彩虹! 第二届长沙运达喜来登教师奖特别奖颁奖词  谭千秋:无论霜刀雪剑,管他天崩地裂,你自横刀立马,甘洒一腔热血!三湘的儿男,化作四川的山峦。你最后的俯身,成就了伟大的师魂;你不死的英灵,一定带给天国清朗的书声……  敖双英:你用一只背包,背着对教育的热爱,疾步向前;你用一个镜头,捕捉着对教育的感悟,气象万千。网络世界里,你是纯美善良的桃花仙子;现实世界中,你催生着桃花朵朵开。  杨爱英: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山水恒常;天地有大爱而不言,师恩恒常。韶华荏苒,只为守望满园桃李;鬓添白发,痴心坐爱繁花落英。  马安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从1959到2009,你的岁月在黑板上流走。在神农尝百草的山间,是你万紫千红的“花园”。你高擎的奥运圣火,是你对光明的执着。事业没有黄昏,晚霞依然漫天。  陈小慧:你是静默在天地间的永恒,像农夫忠于土地一样忠于责任。洞庭湖的女儿,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坦荡胸怀。只要生命还在,你就会屹立讲台;甘做学生的“三陪”,你从来青春无悔!  曾祥叙: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你转。滔滔猛洞河上,你的脊梁就是移动的桥梁;深深的土家山寨里,你的胸膛就是不倒的学堂。  杨  芳:你是逐日的夸父,用巨人的脚板踏平了人间的坎坷。你是精钢的硬汉,用铁肩挑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从不蹒跚,从不躲闪,你用信念的高度,比肩莽莽群山;用知识的森林,葱茏苍苍荒原。    李远仿:一抔黄土,是你的绵绵遗恨;三尺讲台,是你的万里长征。菁菁校园,革故鼎新;心鹜八极,神游万仞。你用汗水,洗掉孩子们心灵的风尘;你用热血,让山乡的土地获得永恒的滋润。    兰朝红:你是清新的君子兰,盛开在彤红的朝阳中。你那蓬勃的生机,芬芳了家乡的土地;你那如火的赤诚,燃烧了深山的贫瘠。你在希望工程中获得成长,你在茁壮成长中播种新的希望。    曾庆祥:你不是朝中的一品大员,乃是山里的一品教师。道德一品,知识一品。以一品的态度教育了一品的学生,用一品的执着创办了一品的学校。你的字典里只有教育,你的情感里惟有学生。你亲手点燃的烘笼,烘暖了山里的冬天,照亮了心灵的荒原! 2.石家庄市第23中学2007--2008学年“感动校园”——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评选颁奖词 金秋九月,空气中弥漫着感念师恩的情绪。我们不会忘记,当群星闪亮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还在灯下奋笔疾书;当万家灯火阑珊,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还在孜孜不倦地为学生排忧解难。多少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在你们的手中欣然绽放,多少颗枝零叶乱的小树在你们的剪裁下茁壮成长。金秋九月,让我们感动校园,为敬爱的老师们献上我们最真挚的祝福,真心说句“老师您辛苦了,祝福您节日快乐!”感恩老师,在此送上我们最普通,但又最有价值,最珍贵的礼物——我最爱的老师,就是您。下面向获得2007-2008学年感动校园,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们献礼,他们是:第一组:王  欣——用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引领人格,在教育的长河里摆渡,在知识的海洋里导航。原本乏味枯燥的书本在您的手中熠熠生辉。明亮的双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勤劳的双手定会书写新的辉煌。吕文轶——不善言谈的您对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您用执著的勤恳,让科学的百花园永远五彩缤纷。曹  辉——博闻强识、幽默风趣是我们对您的印象,用渊博的知识点燃智慧,用幽默的语言活跃气氛,将我们带入充满神秘和新奇的语文世界。许文哲——敬业、负责、朴素、大方是您的风格,您用睿智的思想让我们在知识的世界里自由的翱翔。忘不了您的亲切问候,忘不了您的谆谆教诲。下面有请:王欣、吕文轶、曹辉、许文哲四位老师上台接受学生真心的节日祝福。第二组:于  萍——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于萍老师,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没有您的心血, 哪一朵没有您的汗滴。您就像滋润大地的甘泉,您就是沐浴我们的春雨。申  磊——矮矮的身材丝毫不影响我们对您的喜爱和尊敬,您鼓鼓的肚子里装的是智慧、知识、幽默、和威严。您用幽默的语言活跃气氛,用热情的心灵照亮每位学生的天地。您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会将您铭记在心。宋红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是牺牲自己却带来希望的奉献者的爱。鲜花之所以欣欣向荣,是因为拥有辛勤的园丁。在宋红欣老师的带领下,中考状元花落二十三。桂冠的荣耀,让每一名23中人自豪。于靖芳:像白云一般纯洁,像蓝天一样辽阔。就是您,于靖芳老师,有了您的加入,心与心才能相通。下面有请:于萍,申磊,宋红欣,于靖芳四位老师上台接受学生最崇高的敬意。第三组:王  宁—— 是您,在严厉中让我们学会做人,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让我们茁壮的成长。您在期盼中送我们远航,您在辛劳中默默地为我们祝福。康振俊——课堂上有你慷慨激昂的讲解,篮球场上有你飒爽的英姿,生活中有你灿烂的微笑,这就是我们极富活力、充满自信的老师——康师傅。常晓龙——一个以校为家的老师,也是一个“将要有家的老师”,他把所有心血都倾注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用自己的激情点亮了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带领我们扬帆远航!这就是我们的常老师。丁文明—— 英俊、健康他的代名词,豁达、直率是他特有气质,热爱生活、乐于助人是他生命的源泉。每天他都在和我们一起摸爬滚打,为的是让我们懂得“生命在于运动”,他是我们最信赖的良师益友,也是体育教师的骄傲。下面有请:王宁,康振俊,常晓龙,丁文明四位老师上台接受学生真挚的节日祝愿。 第四组:孟维才—— 他是救人不留姓名的英雄。他不顾一切的跳进水中去救落水儿童,只因“有爱不觉春水寒”。他就像甲烷,默默的燃烧,淡蓝色的火焰温暖着我们的心灵。他是催化剂,促使我们与知识反应迅捷。他就像在微笑的鲜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何永辉——您把人生的春天献给了芬芳的桃李,却给自己留下了冬的寂静,雪的洁白,水的清纯。感谢您,何老师!刘  振—— 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在我们的脑海里荡起层层涟漪。您是我们的避风港,您是我们的原动力,在您的带领下我们一定会创造奇迹。曹国英—— 我们跟着你,不抛弃,不放弃,勇争第一。我们跟着你,在数学王国里,拼尽全力。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所爱的人开心满意。下面有请:孟维才,何永辉、刘振,曹国英四位老师上台接受学生最虔诚的感恩。 第五组:张晓华:面对讲台,背靠黑板,在时间的长河里,您把一个个45分钟用汗水和智慧编织成无数个耀眼的光环。感谢您的培育,我们永远爱你——张老师。颜佳琳—— 您的真诚打动了每一名学生,您如同兰花一样的清幽,梅花一样的傲骨,菊花一样的隐逸,连花一样的高洁。赵秀枝——她像阳光一样,暖融融的。柔软和谐的光彩打在我们身上,嗅到她散发出的最温柔优雅的气息,犹如一位母亲,用坚实的双手托起我们灿烂的明天。宋永红——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下面有请:张晓华,颜佳琳,赵秀枝,宋永红四位老师上台接受学生真心的节日祝福。

7. 回报社会父母的好人好事标题怎么写

滴水之恩

回报社会父母的好人好事标题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