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类投资假如入账时存在利息调整,计提减值准备后摊余成本怎么计算?是提减值以后摊余

2024-05-09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类投资假如入账时存在利息调整,计提减值准备后摊余成本怎么计算?是提减值以后摊余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若仅仅是公允价值的暂时性下跌,那么计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时,不需要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的金额,此时摊余成本不等于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①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折现的反向处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 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③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④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⑤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类投资假如入账时存在利息调整,计提减值准备后摊余成本怎么计算?是提减值以后摊余

2.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为什么要减去减值损失

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提减值损失,是对未来的损失提前进行预计,这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计提减值损失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净值会减少,摊余成本也会减少。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要减去减值损失。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扩展资料
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计提减值损失时,按照账面价值大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作以下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已提取减值准备的价值后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范围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减滚备、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账户,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账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持有至到期投资

3. 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与利息费用的确定

我认为摊余成本就是在每个时点时,各年现金流量的现值。比如债券账面价值1000,折价发行,取得900,为期5年,票面利率10%。
借:银行存款9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00
贷:应付债券1000
 
那么也就是说在0时点你得到900,但之后每年末要付利息(票面价值*票面利率=100),最后一年付本金。那么实际利率一定是把每年末的利息和最终本金折现之后的现值等于900所对应的折现率。
 
在零时点,现值900=各年利息与年终本金折现现值:100/(1+i)  +100/(1+i)^2+...+100/(1+i)^5+1000/(1+i)^5
 
那么在0时点摊余成本就是900.
 
到第一年年末,付了100的利息,那么在此时点上,现值的等量关系就是(要把所有的现金流都折到第一年年末):
900*(1+i)-100=100/(1+i)  +100/(1+i)^2+...+100/(1+i)^4+1000/(1+i)^4
 
这个900*(1+i)-100就是所有现金流折到第一年年末的现值,也就是第一年年末的摊余成本。
 
由于会计上计提利息要做:
借:财务费用    票面价值*票面利率
贷:应付利息
 
摊余成本其实就是应付债券的净值,由于是折价发行,所以应付债券小于面值,在此后过程中,摊余成本会越来越大,直到等于面值。并且你实际还款利息100,但按实际利率来讲,你的还款额是小于100的(因为是折价),那么差额部分就是摊余成本增加的金额
借:财务费用       利息-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利息-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我把我明白的都写上去了

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与利息费用的确定

4. 怎样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为什么应收利息不全部算投资收益?

1,实际利率法下根据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得出的金额即为债务人应该确认的财务费用,同样,它也是投资者应该确认的投资收益。 2,期末的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现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 3,可以这样理解,应收利息是按票面本金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可视为名义利息;而投资收益则是按实际的本金(代价)与实际利率计算的实际利息,因此应计入反应企业经营成果的损益中。 而两者的差额通常是在取得投资时已经因购入投资时支付的代价折扣。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有债券类涉及到摊余成本的问题,摊余成本和帐面价值的差异主要在于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数),因为公允价值的变动是不影响摊余成本的,但影响帐面价值。 简单的说,如有分录中“资本公积”数还有差额,那么摊余成本和帐面价值就不等,差额就是资本公积的数,如果资本公积都转出了,余额为0了,那么帐面价值和摊余成本就会相等了。

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减值后,分别用什么来计算下期实际利息,是未减值摊余成本,还是减值后?

  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给你举例好了
  2009年1月1日买入一份债券,期限10年,面值1200,买入价1000,息票率5%,计算得出实际利率7.4%
  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摊余成本=账面价值,但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价值计量,期末以公允价值列报的资产,其暂时性价格变动不影响摊余成本,下面详细说明
  (1) 2009年1月1日做账: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2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200
  银行存款                                                  1000
  (2)假设2009年12月31日,这个债券的市场价值为1000,为正常价格波动,此时,债券的摊余成本是:
  1000*(1+7.4%)-1200*5%=1014,
  账面价值就是1000(体现公允)(通过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将1014调整到1000)
  借:应收利息                                                        6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4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4
  贷:投资收益                                                    7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4
  (3)如果2010年末,债券市场价格变为1010 ,为正常市场波动
  投资收益应该使用1014计算,即使用上期末的摊余成本计算,投资收益=1014*7.4%=75
  2010年末的摊余成本=1014*(1+7.4%)-1200*5%=1029
  未考虑价格波动时,账面价值=1000+75-60=1015
  2010年末的公允价值=1010
  所以,2010年计入资本公积的价格波动为5,最终账面价值为1010(反应公允)
  借:应收利息                                                        6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
  贷:投资收益                                                    7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
  2011年末,如果由于债券发行人财务危机,债券价格变为500元,则2011年
  投资收益=1029*7.4%=76.1  摊余成本=1029*(1+7.4%)-1200*5%=1045.1
  计提减值准备前,账面价值=1010+76.1-60=1026.1
  应计提减值准备=526.1
  且,一旦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原计入资本公积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转出,故一共需要计提减值准备526.1+5+14=545.1
  借:应收利息                                                        6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6.1
  贷:投资收益                                                      76.1
  借:资产减值损失                                                   545.1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26.1
  一旦计提减值准备,计算2012年末的摊余成本为500,来计算2012年投资收益,其等于500*7.4%=37,请注意计提减值后,摊余成本的不同计算方式不同(根据会计准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暂时价格波动不影响摊余成本),假设2012年末市场价格与账面价格相同
  借:应收利息                                                        60
  贷:投资收益                                                      37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23(视为冲减账面价值)
  这样说能明白了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减值后,分别用什么来计算下期实际利息,是未减值摊余成本,还是减值后?

6. 会计计算 计算债券每年摊余成本利息费用及利息调整额

  会计期间	 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	          摊余成本
  初始投资			                   107,985.00
  第一年	 8,638.80 	 10,000.00 	 106,623.80
  第二年	 8,529.90 	 10,000.00 	 105,153.70
  第三年	 8,412.30 	 10,000.00 	 103,566.00
  第四年	 8,285.28 	 10,000.00 	 101,851.28
  第五年	 8,148.72 	 10,000.00 	 100,000.00
  初始投资时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1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 985
  贷:银行存款                           107 985
  第一年年末分录:
  借:应收利息         10 000
  贷:投资收益                   8 638.8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361.20
  第二年年末分录:
  借:应收利息         10 000
  贷:投资收益                   8 529.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470.10
  第三年年末分录:
  借:应收利息         10 000
  贷:投资收益                   8 412.3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 587.70
  第四年年末分录:
  借:应收利息         10 000
  贷:投资收益                   8 285.2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714.72
  第五年年末分录:
  借:应收利息         10 000
  贷:投资收益                   8 148.72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851.28
  你的那个表,票面利率每年都是10%不变的,利息费用每年都是10 000也不变,溢价摊销就是每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贷方金额。

7. 债券投资存在减值,怎么算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为,减去减值损失,是为了计算净摊余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提减值损失,是对未来的损失提前进行预计,这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计提减值损失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净值会减少,摊余成本也会减少。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要减去减值损失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①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折现的反向处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 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③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④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⑤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摘要】
债券投资存在减值,怎么算投资收益【提问】
导读:长期债券投资减值的应计利息怎么算?长期债券投资减值的利息在核算时很多新人都没有接触过,通常都不知道怎么去分析处理?会计学堂的老师对于这个问题整理了一些资料,希望能给你们一点启发。【回答】
老师,你好,债权投资发生了减值,摊余成本要减去减值来算投资收益么?【提问】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为,减去减值损失,是为了计算净摊余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提减值损失,是对未来的损失提前进行预计,这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计提减值损失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净值会减少,摊余成本也会减少。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要减去减值损失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①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折现的反向处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 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③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④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⑤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回答】

债券投资存在减值,怎么算投资收益

8. 怎样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为什么应收利息不全部算投资收益?

【1】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是债权类投资,涉及债券利率、期限等,所以要采用摊余成本。而摊余成本,简单说,就是在初始花销上,扣除期间的利息收入或费用后,剩余的实际成本情况。
【2】投资收益是购买债券后,剔除初始投资费用后,享受的“净”收益。购买债券里,票面价值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涉及到为了买这个面值的债券,你是多花钱还是少花钱的问题了,因此也引出了实际利息的问题。
比如:
如果:面值1000,票面利率5%,5年期,你花了1000,那么实际利率也是5%,因为投入与面值相等,所以投资收益这时就全等于应收利息。

如果:面值1000,票面利率5%,5年期,你却花了1100来买,就是多花钱了。那么我们来看看,如果按照票面情况来计算,5年后你将获得1000*5%*5=250元的利息。但你多花钱了,多花了100元,那么实际来讲,5年后你虽然同样会得到250元,但多花的这100元就要冲减你的收益,也就是说你实际得到的只有150元的利息。而这时,投资收益就不等于应收利息了。(我累计起来随便打个比方,不是标准做法)这时,相当于250元是你的应收利息,但投资收益(净收益)却是150元,而那100元就拿去进行摊销了。虽然是以“应收利息”入账的,但它并不说明是净收益。看看以下这个模拟分录吧:
借:应收利息 250
贷:投资收益 15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00

(如果少花钱了,则反之,投资收益就大于应收利息了,虽然没有通过应收利息科目入账,但在最后处置时,却通过发行债券的那方从少花钱够得的面值本金中给你了)

希望以上简单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