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资本再生产周期?

2024-05-21

1. 什么是社会资本再生产周期?

  从社会总体上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不能停止生产,从社会生产的周而复始、连续不断进行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各个个别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彼此对立,又相互依存。一些资本家买进生产资料,资本由货币形式变成生产形式;同时就是另一些资本家卖出生产资料,资本由商品形式变为货币形式。个别资本在循环运动中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由此形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运动。 
  特点  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都是社会产品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三者的统一。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特点是:社会产品的生产,是为了剥削雇佣工人,生产剩余价值。在再生产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可以依靠剩余价值来吃喝玩乐,其原始资本不仅不会消耗掉,而且还可以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而增大,因而可以保证不断再生产出资本关系。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在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再生产出维持自己及家庭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使他可以而且必须不断地出卖劳动力,表现为劳动力的再生产。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价值补偿,即社会产品的各个部分怎样卖出、卖给谁,以收回垫支出去的货币资本;二是实物补偿,或叫实物替换,即资本家从哪里买进生产资料,资本家和工人又从哪里买到消费资料。如果产品的实现有了问题,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就要被迫中断。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要求能否实现,关键在于社会生产能否按比例发展。因为社会产品无非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不是卖给资本家作为生产消费的对象,就是卖给资本家和工人作为个人消费的对象;而资本家和工人用来取得社会产品的购买力,又只能来源于出卖社会产品所取得的货币收入。因此,社会产品各个部分的实现过程,总是在社会产品运动的内部进行的。撇开货币流通的媒介作用不说,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内部相互进行交换;它要求社会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要有一种相互适应的关系,即各种使用价值的生产要符合社会需要。就是说,社会劳动必须按比例地分配于各生产部门,社会生产才能按比例地发展。 
  社会生产按比例地发展是任何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但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怎样实现的情况也就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在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下进行,社会生产的比例关系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来调节。当社会生产不符合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时,产品供需失去平衡,价格就上涨或下落。这时,资本家才通过市场得到必须改变生产和投资方向的信息。但它已经发生在社会生产失调以后,部分产品积压在仓库内不能卖出。只有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摩擦甚至经济危机和社会震荡以后,已经失调的社会生产才能逐步恢复比例关系,为产品的实现重新开辟道路。 
  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的简单重复和更新叫简单再生产。社会资本再生产一般是指存在积累情况的扩大再生产,但规模不变的简单再生产是理论上的一个合理的抽象。因为它是扩大再生产的起点和基础。分析简单再生产,有利于弄清楚社会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产品的构成  按照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需要,社会产品的结构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第一,社会产品的实物构成。可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即第一部类(Ⅰ)的产品,是用于生产消费的;消费资料即第二部类(Ⅱ)的产品,是用于资产阶级和工人的个人消费的。第二,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两大部类的产品都可按价值形式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①不变资本价值 c,是转移到产品中的原有价值,必须用来补偿不变资本的耗费;②可变资本的价值 v,代表所使用的社会劳动力的价值,等于为购买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总额,必须用来补偿可变资本的支出;③剩余价值 m,工人无偿劳动所创造的那部分价值,是资产阶级的剥削收入;v+m是工人劳动新创造的全部价值。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同单个商品一样,等于c+v+m。

什么是社会资本再生产周期?

2. 求问什么是社会资本再生产周期?

从社会总体上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不能停止生产,从社会生产的周而复始、连续不断进行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各个个别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彼此对立,又相互依存。一些资本家买进生产资料,资本由货币形式变成生产形式;同时就是另一些资本家卖出生产资料,资本由商品形式变为货币形式。个别资本在循环运动中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由此形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运动。
特点 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都是社会产品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三者的统一。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特点是:社会产品的生产,是为了剥削雇佣工人,生产剩余价值。在再生产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可以依靠剩余价值来吃喝玩乐,其原始资本不仅不会消耗掉,而且还可以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而增大,因而可以保证不断再生产出资本关系。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在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再生产出维持自己及家庭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使他可以而且必须不断地出卖劳动力,表现为劳动力的再生产。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价值补偿,即社会产品的各个部分怎样卖出、卖给谁,以收回垫支出去的货币资本;二是实物补偿,或叫实物替换,即资本家从哪里买进生产资料,资本家和工人又从哪里买到消费资料。如果产品的实现有了问题,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就要被迫中断。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要求能否实现,关键在于社会生产能否按比例发展。因为社会产品无非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不是卖给资本家作为生产消费的对象,就是卖给资本家和工人作为个人消费的对象;而资本家和工人用来取得社会产品的购买力,又只能来源于出卖社会产品所取得的货币收入。因此,社会产品各个部分的实现过程,总是在社会产品运动的内部进行的。撇开货币流通的媒介作用不说,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内部相互进行交换;它要求社会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要有一种相互适应的关系,即各种使用价值的生产要符合社会需要。就是说,社会劳动必须按比例地分配于各生产部门,社会生产才能按比例地发展。
社会生产按比例地发展是任何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但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怎样实现的情况也就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在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下进行,社会生产的比例关系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来调节。当社会生产不符合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时,产品供需失去平衡,价格就上涨或下落。这时,资本家才通过市场得到必须改变生产和投资方向的信息。但它已经发生在社会生产失调以后,部分产品积压在仓库内不能卖出。只有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摩擦甚至经济危机和社会震荡以后,已经失调的社会生产才能逐步恢复比例关系,为产品的实现重新开辟道路。
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的简单重复和更新叫简单再生产。社会资本再生产一般是指存在积累情况的扩大再生产,但规模不变的简单再生产是理论上的一个合理的抽象。因为它是扩大再生产的起点和基础。分析简单再生产,有利于弄清楚社会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产品的构成 按照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需要,社会产品的结构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第一,社会产品的实物构成。可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即第一部类(Ⅰ)的产品,是用于生产消费的;消费资料即第二部类(Ⅱ)的产品,是用于资产阶级和工人的个人消费的。第二,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两大部类的产品都可按价值形式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①不变资本价值 c,是转移到产品中的原有价值,必须用来补偿不变资本的耗费;②可变资本的价值 v,代表所使用的社会劳动力的价值,等于为购买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总额,必须用来补偿可变资本的支出;③剩余价值 m,工人无偿劳动所创造的那部分价值,是资产阶级的剥削收入;v+m是工人劳动新创造的全部价值。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同单个商品一样,等于c+v+m。

3.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包括几个阶段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包括4个阶段。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是资本的一种形式,是指为实现工具性或情感性的目的,透过社会网络来动员的资源或能力的总和。社会资本在社会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中,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通过研究人际间的关系结构、位置、强度等,可以对社会现象提供更好的解释。资本的另外两种形式为物质资本(physicalcapital)和人力资本。对于这两种资本,有一个很好的比拟,在一个组织中,提供工具给工人相当于提供物质资本,提供培训给工人相当于提高了工人的人力资本,这些对于组织绩效都有正面影响。对于社会资本,就稍有些迂回,提高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信任,或利用组织成员与外界的联系,为组织获得有用的机会和信息,进而影响组织绩效。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包括几个阶段

4. 什么是社会资本再生产周期? 如题

  从社会总体上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不能停止生产,从社会生产的周而复始、连续不断进行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各个个别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彼此对立,又相互依存.一些资本家买进生产资料,资本由货币形式变成生产形式;同时就是另一些资本家卖出生产资料,资本由商品形式变为货币形式.个别资本在循环运动中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由此形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运动. 
    特点  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都是社会产品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三者的统一.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特点是:社会产品的生产,是为了剥削雇佣工人,生产剩余价值.在再生产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可以依靠剩余价值来吃喝玩乐,其原始资本不仅不会消耗掉,而且还可以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而增大,因而可以保证不断再生产出资本关系.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在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再生产出维持自己及家庭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使他可以而且必须不断地出卖劳动力,表现为劳动力的再生产.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价值补偿,即社会产品的各个部分怎样卖出、卖给谁,以收回垫支出去的货币资本;二是实物补偿,或叫实物替换,即资本家从哪里买进生产资料,资本家和工人又从哪里买到消费资料.如果产品的实现有了问题,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就要被迫中断.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要求能否实现,关键在于社会生产能否按比例发展.因为社会产品无非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不是卖给资本家作为生产消费的对象,就是卖给资本家和工人作为个人消费的对象;而资本家和工人用来取得社会产品的购买力,又只能来源于出卖社会产品所取得的货币收入.因此,社会产品各个部分的实现过程,总是在社会产品运动的内部进行的.撇开货币流通的媒介作用不说,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内部相互进行交换;它要求社会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要有一种相互适应的关系,即各种使用价值的生产要符合社会需要.就是说,社会劳动必须按比例地分配于各生产部门,社会生产才能按比例地发展. 
    社会生产按比例地发展是任何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但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怎样实现的情况也就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在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下进行,社会生产的比例关系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来调节.当社会生产不符合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时,产品供需失去平衡,价格就上涨或下落.这时,资本家才通过市场得到必须改变生产和投资方向的信息.但它已经发生在社会生产失调以后,部分产品积压在仓库内不能卖出.只有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摩擦甚至经济危机和社会震荡以后,已经失调的社会生产才能逐步恢复比例关系,为产品的实现重新开辟道路. 
    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的简单重复和更新叫简单再生产.社会资本再生产一般是指存在积累情况的扩大再生产,但规模不变的简单再生产是理论上的一个合理的抽象.因为它是扩大再生产的起点和基础.分析简单再生产,有利于弄清楚社会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产品的构成  按照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需要,社会产品的结构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第一,社会产品的实物构成.可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即第一部类(Ⅰ)的产品,是用于生产消费的;消费资料即第二部类(Ⅱ)的产品,是用于资产阶级和工人的个人消费的.第二,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两大部类的产品都可按价值形式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①不变资本价值 c,是转移到产品中的原有价值,必须用来补偿不变资本的耗费;②可变资本的价值 v,代表所使用的社会劳动力的价值,等于为购买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总额,必须用来补偿可变资本的支出;③剩余价值 m,工人无偿劳动所创造的那部分价值,是资产阶级的剥削收入;v+m是工人劳动新创造的全部价值.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同单个商品一样,等于c+v+m.

5.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6.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

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7.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2个基本原理是什么

实际上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两大部类的按比例协调发展问题,遵循马克思这方面的分析,必须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必须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才能推进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分析如下:


(1)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社会生产规模不变。因此,根据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原理,假设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如下: 

Ⅰ4 000c + 1 000v + 1 000m = 6 000 

Ⅱ2 000c + 5 00v + 500m = 3 000 

根据上述图式,为了使第二年的社会资本再生产能够继续进行,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经过交换得到实现,因此,这个实现过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交换关系:①第Ⅰ部类的4 000c在第Ⅰ部类内部实现,因为这个部类的资本家要互相购买生产资料以补偿一年内消耗的不变资本。②第Ⅱ部类的5 00v + 500m在第Ⅱ部类内部实现,因为这个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要把收入用于购买消费资料。③第Ⅰ部类的1 000v + 1 000m和第Ⅱ部类的2 000c都不能在本部类内部实现,第Ⅰ部类的1 000v + 1 000m是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但在物质形式上却表现为生产资料,第Ⅱ部类的2 000c是消耗了的不变资本价值,但在物质形式上却表现为消费资料。因此,第Ⅰ部类的1 000v + 1 000m必须和第Ⅱ部类的2 000c相交换,第Ⅰ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才能得到个人消费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第Ⅱ部类的资本家才能得到为补偿不变资本所必需的生产资料。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Ⅰ4 000c①+1 000v+1 000m=6 000③ 

Ⅱ2 000c+500v+500m②=3 000 

(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就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追加资本,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假定第Ⅰ部类的资本家把剩余价值1 000中的一半即500用作追加的资本,另一半500用作资本家个人消费。又假定第Ⅰ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为4∶1,那么,转化成的追加不变资本为400Δc,追加的可变资本为100Δv。这样,第Ⅰ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就重新组合为: 

Ⅰ4 000c + 400Δc + 1 000v + 100Δv + 500mx=6 000 

假定第Ⅱ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为2:1,则必须从剩余价值中提取100,用作追加的不变资本,提取50用作追加的可变资本,从而使第Ⅱ部类的生产规模也相应地扩大。这样,第Ⅱ部类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就重新组合如下: 

Ⅱ1 500c + 100Δc + 750v + 50Δv +600mx=3 000 

按照重新组合的图式,扩大再生产的交换关系表现为:Ⅰ(4 000c + 400Δc)则在第Ⅰ部类内部实现的是:Ⅱ(750v + 50Δv + 600mx)在第Ⅱ部类内部实现的是:Ⅰ(1 000v + 100Δv + 500mx)和Ⅱ(1 500c + 100Δc)进行交换。在扩大再生产的三方面交换关系中,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是最基本的交换关系。因此,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Ⅰ(v +Δv + mx) =Ⅱ(c +Δc),即第Ⅰ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当等于第Ⅱ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2个基本原理是什么

8.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即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均衡模型出发,并应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总量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结合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提出了当前必须保持经济的总量均衡和结构的均衡,并通过收入政策调节居民收入差距来刺激消费。
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要保证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都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没有宏观理论,认为总量平衡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发明和专利,特别是近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奠基人凯恩斯曾经把马克思的《资本论》斥为“陈腐的经济学教本”。实际上,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中已经有明确的表述,他虽然没有使用过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范畴,但他的确提出了总量平衡的思想。学习和整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我国目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市场经济平稳发展,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次,马克思指出社会再生产实现核心问题在于实现两个补偿,归根到底就是按比例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表现在市场上,就是要求所有生产部门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要卖得出去,把全部产品卖掉,收回价值,实现价值补偿。二是要买得进来,通过购买,把已消耗掉的各种物质资料买回来,实现物质补偿。
再次,马克思分析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时,是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入手的。从实物构成上看马克思把社会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而社会生产部门相应的地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Ⅰ)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Ⅱ),当然两个部类的内部,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更小的生产部门。从价值构成上看,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c,v,m。社会总产品按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和按价值构成分为三个部分,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理论的前提。只要存在商品生产,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就要同时受到社会产品使用值物质形式的制约和社会产品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比例的制约,即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和实物形态都要求在交换时得到补偿和替换。简单再生产只是扩大再生产的一个特例,所以本文只是阐述扩大再生产的主要内容,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社会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进行的再生产。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必须要有一部分m转变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阐明的是宏观经济均衡问题,其中有两点:社会必须将社会总资本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经济部门,具体而言,就是要保证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满足一定比例关系;要求社会总供给必须等于社会总需求。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采用总量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进行了本质的分析,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原理和分析方法对当前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经过长期的大规模的建设,从1996年开始,中国经济成功的告别了短缺时代,而且在相当多的领域出现了产品的供过于求。自1998年以来,由于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政府在公众储蓄增加,企业投资低迷的形式下,连续几年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无疑是去弥补投资与储蓄的某些缺口,对拉动投资需求,走出通货紧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政府投资的扩大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但是这并未带来人们预期的投资引诱相关产业投资的扩张,以及民间投资扩张的加速效应,也没有利用国债投资转化的收入效应改变居民消费预期,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刺激民间投资意愿增强和由此诱发的消费支出的乘数效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