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疫情中,李兰娟院士做出了什么贡献?

2024-05-20

1. 在此次疫情中,李兰娟院士做出了什么贡献?

2020年的一场病疫,让我们记住了无数的"逆行者",更记住了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84岁的钟南山爷爷,73岁的李兰娟奶奶。
"李兰娟口罩下的勒痕"一度占据了热搜榜单很久,这位慈眉善目又雷厉风行的奶奶,是这场疫情中的灵魂人物之一。

从疫情暴发初期到武汉解封,李兰娟院士三进武汉抗疫一线。73岁的她数度深入“红区”,直面病毒威胁,与疫魔顽强斗争,率领团队从死神手中抢回了多位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医生的使命,已经牢牢地刻进了李兰娟的骨子里,不论年龄多大、不论身居何位,救死扶伤,是李兰娟一生所要践行的目标。



1月18日,李兰娟亲赴武汉听取汇报,并到武汉市收治新型灌装病毒感染者最多的金银潭医院和华南海鲜市场实地调研。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的措施,这是李兰娟第一时间给出的建议。
这一天也是李兰娟73岁的重要转折点,因为这天之后,李兰娟没有一天是凌晨2点前睡的。
1月22日,李兰娟提出武汉封城的建议,并从北京飞回杭州,全身心投入实验,一个星期的时间,领导杭州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出了3株(30日增加到8株)毒株。
1月24日,李兰娟飞回北京参加会议,当晚在首都机场吃了一顿饺子算是年夜饭,深夜又返回杭州。
2月1日,李兰娟主动请缨去武汉一线。
2月2日凌晨4:40,李兰娟抵达武昌,稍作休息就和医疗队成员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展工作。
李兰娟说:"当前抗新冠病进入关键期,危重症病人抢救关键,浙江在抗击H7N9时,总结了一套经验。这次,浙江的危重症病人救治时,也用上了人工肝技术。浙江的经验应该应用到全国。这次去武汉,我们会把四扛二平衡这一套浙江经验带过去,希望武汉的危重症病人得到救治。"

2月4日,李兰娟抵达武汉的第三天,她的团队发现了"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病毒。"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突破。可是,脏水也随之而来,矛头直指李兰娟。
"我没有时间对付这些谣言。"李兰娟在接受访问时,只是匆匆地说了这样一句话。谣言止于智者,在李兰娟看来,这些谣言总会不攻自破,与新冠肺炎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决不能浪费在这些无聊的谣言上。
有些人把自己看得比一切都重要,而李兰娟把病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夜以继日地对新冠肺炎病毒进行研究,不顾疲惫地进入"红区"探视病情,在李兰娟的人生字典上,对自己的标记永远是一个医生。
3月31日,李兰娟院士团队撤离武汉,但她依旧继续关注着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应该怎样管理和治疗?会不会出现第二波疫情?这些问题李兰娟都还在和她的团队一起研究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李兰娟院士就像披甲上沙场的巾帼英雄一样,值得人们尊敬。

在此次疫情中,李兰娟院士做出了什么贡献?

2. 六、作文(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3岁的李兰娟院士说,这次新冠肺炎

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            “惊喜”是命题作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要力求创新,再同一命题中脱颖而出,首先,审题深刻,挖掘出“惊喜”的内涵;其次,立意要新,选择好写作角度;第三,选材力求真实、典型、新颖;写出一篇既有真情实感,又富有人生哲理的色、香、味俱佳的作品。

3. 李兰娟受到国家级表彰,她为国家做出了哪些奉献?

  在抗击今年的新冠疫情中,我们认识到了无数的医疗战士们。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国人的骄傲,他们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前仆后继,我们做出巨大的贡献,不怕吃苦,我不怕困难。即便最累最难,他们也一直在咬牙坚持,始终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他们并不是和军人一样冲锋陷阵,与敌人进行交锋,但同样他们的义务与责任也是扛在肩膀,也是为我们去抵抗病毒,与病毒作斗争。
  在这抗击疫情当中,我想大家都记住了这样一个人的身影,那就是李兰娟院士。作为一名女性,她始终走在抗疫的前线,疫情期间,李院士不顾花甲年高,仍带队前往武汉,坚守抗疫一线,为疫情防控贡献了“浙江力量”,用自己团队的专业知识,为大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李兰娟生于1947年,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1998年,她出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任职长达10年。并于2002年担任原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李兰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成功阻击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推动我国在新突发传染病防治领域成为国际领跑者。得知科技大奖奖金有300万元,李兰娟院士表示,要把全部奖金捐出来用于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发展,计划把奖金的1/3奖励团队,2/3捐给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树兰人才基金,奖励和培养人才。
  疫情当前,李兰娟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与钟南山院士等一行6人抵达武汉,听取了武汉的有关情况汇报,查看了有关现场,明确自己的任务是研究疫情,向给国家一个交代,向国家进行汇报。
在武汉实地研判疫情的李兰娟向国家提出了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要知道,这些实时性建议给武汉人民群众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保障。而且也正是这些具有实效性的建议才能将疫情有效的控制住。
  李兰娟院士已经73岁了,在他这个年纪,其实本可以享受晚年,不去操心一些事情,但是他仍然心计祖国,想为医学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多做一些事做,培养一点人才,是她的准则。
  所以他始终走在前线,为大家做出努力,树立榜样。而且李兰娟院士的相关科研成果也是足够让大家去学习。这样的老一辈医生在自己的岗位坚持了已经快半个世纪了,他们仍然明白自己的任务并不是休息,而是继续为祖国散发自己的每一份光亮。

李兰娟受到国家级表彰,她为国家做出了哪些奉献?

4. 让人泪目!73岁李兰娟院士在武汉一天的工作轨迹是怎样的?

李兰娟院士最近每天的生活轨迹都被拍得十分满档,十分辛苦,不仅一直在研究可以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药物,还要亲身去指导一些新冠病人的治疗方案。每天按时间出诊诊治病人。
大家对于出诊病人来说,可能不知道有多么的困难,每天挂号的有几百个,有些时候为了看一些病人连饭都不能吃,看到下班时间依然延长工作时间继续接待病人,这不是她应该做的,她仅仅只是不想让一些满怀着希望的病人失望。众所周知,专家号是非常难挂的,李兰娟院士在这种关键时刻,不仅依旧按时诊治病人,还得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方案,还得时不时的辟谣,响应社会各方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有底,维护社会稳定,衣着人心四个字用来形容她,是远远不够的。早在非典抗击的工作中,李兰娟院士就提出十分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和措施,她及时提出的隔离方案,有效地控制了非典的传播,每天的手术,出诊,讨论,研讨会,都离不开病毒二字。并且在最近的采访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李兰娟院士说话都有些困难了,可想而知这是多么的辛苦,但她还是逆流而行,坚持在前线工作,她不是一个医生,一个医者,一个院士,有多少人关注,其实她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正是有这些可敬的人存在,我们才会在这一次的疫情中多一份安心。对于这一次疫情,希望大家也能够听从院士的建议,安心的待在家里面,不要到处乱跑,身体有异样,要及时的重视起来,如果宠物在外面散养,接触了疫区的人,也要注意防范,注意观察宠物的身体状况,防患于未然,勤洗手多通风,必要的时候出门一定要戴口罩,管好自己就是对这次疫情最大的贡献。

5. 李兰娟关于新冠肺炎最新研究成果为何遭到质疑?

因为体外实验与最终应用于人体的临床试验往往结果差异很大 。
李兰娟团队的研究成果

李兰娟院士,带领其专家组成员在武汉公布了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然后发现,这两种药物可以抑制冠状病毒。李兰娟院士说,阿比朵尔在10到30微摩尔浓度下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抑制冠状病毒达到很高。而达芦那韦在一定摩尔浓度下,抑制效率 更高。这比之前的许多药物都要好用但 李兰娟的队友,浙大大医院的副院长陈作斌提醒这两种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以给患者服用。 
对此研究成果的质疑

虽然这两种药物在体外实验得到了突破性进展,但是我们都知道体外实验与人体实验是不一样的。毕竟一般的体外实验与临床试验到最后的结果都很不一样,一个星耀的出现,需要很多次实验。而且在现在这个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对这两种药物的使用结论还要开展三三周的临床试验。我们期待着他们在临床实验上可以成功。虽然现在有一些医生质疑这两种药物针对的蛋白并没有体现在新冠状病毒体内。还有一些医生质疑药物蛋白的浓度,觉得这一次达到300摩尔的体外实验浓度不太靠谱。但是也有很多医生支持这两种药物。最终的结果,我们就只能在家关注新闻了美好的憧憬

我希望这一次并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希望这两种药物最终能真到一只新冠状病毒。我希望武汉人民可以渡过这次难关,我希望中国可以活这此难关。那么你对这次遭到质疑的研究成果有什么看法呢?

李兰娟关于新冠肺炎最新研究成果为何遭到质疑?

6. 李兰娟和钟南山一同抗击疫情,为什么钟南山更广为人知?

钟南山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敢医敢言的道德风骨和学术勇气更令人景仰。他勇敢地否定了卫生部所属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观点,为广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论据,使广东成为全球非典病人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他最早制定出《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他带领课题组,在全世界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显疗效的防治经验。这套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组认为对全世界抗击非典型肺炎有指导意义。



扩展资料
李兰娟作为中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她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李兰娟承担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尤其在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研究中取得众多原创性成果,获中国国内外高度评价,为中国传染病诊治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兰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钟南山

7. 李兰娟每天只睡三小时,73岁的她身体能扛得住吗?

我觉得长此以往肯定是扛不下去的,毕竟李兰娟已经73岁的高龄,和年轻人的身体是没有办法相比较的,当然这些侧面说明李兰娟院士的伟大。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各个部门都在积极准备,积极防控,积极努力,可能大家最首当其冲的想到的应该是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当然他们确实是这次疫情当中的选举者,但是在这背后其实还有很多默默努力的人,比如李兰娟、钟南山等。

钟南山其实已经84岁的高龄了,但是他依然带领着全体工作人员奋战在疫情的第1线。而同时李兰娟主要负责研究疫苗、研究相关药物等。

而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李兰娟院士虽然看上去很年轻,但是她实际上已经73岁了,而正是在这次疫情当中,她为了能够做出更多的贡献,每天基本上只睡三个小时,而其余的时间全都用来研究。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每天只睡三个小时,精神其实就已经扛不住了,如果时间再长一些,人的身体素质是一定会急速下降,而对于73岁的李兰娟来说更是如此,长此以往,她的身体肯定是扛不住的。

但是对于这一点,我想她自己也是应该再清楚不过了,但是为了控制这次疫情,能够看出来李兰娟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于这些在危急时刻站出来,并且全然不顾自己奋不顾身的人,无疑是最值得敬佩的。而李兰娟正是一个这样的人,因为她知道前线的人有多需要他,她也知道全国人民有多需要她的好消息。

李兰娟每天只睡三小时,73岁的她身体能扛得住吗?

8. 对李兰娟的感想怎么写?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号角早已吹响。在这场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的人民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李兰娟是其中之一。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消息曝出,北京震动、全国震动、世界震动,李兰娟和钟南山一起,受国之所托,逆行武汉考察疫情。多年的经验让李兰娟感受到事态之严重,她向武汉政府提议“不进不出”。随后,她果敢地向中央建议“武汉必须封城”。
封城,在中国的疾控史上,从未有过,连2003年非典时期也没有。万一疫情没什么大事,李兰娟一生的名誉和声望恐都将毁于一旦。她不是不知道事关重大,但在她心里,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那天起,她的万千关切集中于病患、防治和不断变化的疫情、疫情、疫情。
她,冒着感染的风险,武汉北京杭州三地跑,出诊开会出差,抽空接受采访,释疑解惑坚定信心,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
她,在千家万户高举起团聚酒杯的除夕夜,从北京参加完疫情会议返回杭州,在机场吃了份饺子,这就是年夜饭,这张照片流传出来,人们再一次为她动容。
她,73岁的老院士,却坚持带队去驰援武汉,“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武汉有很多危重症患者,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
有网友慨叹,钟南山、李兰娟是可以托付国运的大医,与其称之谓院士,不如誉之为国士,发大医国士之良知灼见,一能断论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二敢第一个提出建议封城;三是亲赴第一线抗击病毒。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 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倘若先生在世,他必会赞誉这位绍兴老乡为巾帼英雄、新时代的民族脊梁。
“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这是李兰娟的建议,也是她的肺腑之言。
“粉”她,李兰娟,你的样子,真正的时代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