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利的科研成果获奖

2024-05-20

1. 张玉利的科研成果获奖

1.张玉利教授主编的《高成长企业与企业高成长》专著2005年7月被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评为优秀著作奖。该中心由韩国教育基金资助,此次为第一届评奖,专著奖共设立两项。奖金20000元.2.专著:《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障碍》,张玉利、任学锋著,天津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12月授予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调研报告:“企业家创业、成长模式与环境分析——基于这些企业群体内部的比较调查研究”,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于2002年7月授予第二届全国企业改革与管理优秀论文和调研报告三等奖。天津市第二届社联奖二等奖,天津市社联学会2003年3月。4.论文:“战略适应与中小企业成长:香港的例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00年度学术成果优秀奖;天津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12月授予天津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张玉利的科研成果获奖

2. 陈玉成的科研获奖

作为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同时承担国家“水专项”、农业部、教育部、重庆市科技攻关课题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3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与责任作者78篇;出版专著及科普著作6部;获国家环保部、重庆市人民政府等科技进步奖6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奖1项;制定农业部行业标准和重庆市地方标准3项,获得专利8项,转让科技成果1项。代表性科研项目:n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西南地区集中型沼气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n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集中型沼气发酵液低耗处理、高值利用耦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n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库区山地村落生活污水及人畜粪便前端处理技术装备及示范n 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项目,重庆烟区土壤-烤烟体系中重金属的原位阻控技术研究n 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三峡库区次级河流环境容量与经济容量的耦合研究n 重庆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畜禽养殖废水中抗生素、激素与重金属的联合强化去除技术研究n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重点项目,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液氮、磷、COD的去除与回收利用技术研究n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重点项目,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的UBF-MT耦合研究

3. 张玉华的科研获奖

1、“酒糟类饲料资源工业化处理新工艺及成套设备”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完成人)2、“高效有机平衡肥料应用示范推广”2003年获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第2完成人)3、“畜禽场污水处理及成套设备的研究”200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6完成人)

张玉华的科研获奖

4. 张玉明的科研获奖

1. ECR可刻蚀及碳化硅高温半导体器件技术,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3-5)2. ECR可刻蚀及碳化硅高温半导体器件技术,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2-5)3. 碳化硅高温半导体器件技术,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020715-4)4. 碳化硅器件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 陕西省信息产业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010216)5. 碳化硅器件的研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成果一等奖(2001)6. HEMT计算机模拟研究, 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970874)7. HEMT计算机模拟研究,西电科大科研成果二等奖(XD97029)8. 模拟软件在三维半导体器件模拟的应用研究, 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940113)9. 三维半导体器件模拟软件实用化研究, 西电科大科研成果二等奖(XD9-1994)10. Analytical model of Kink effect related to interface trap, 西电科大优秀论文二等奖(98030)

5. 张玉林的科研成果

 1.《从户籍制度看当代中国的国家与农民关系――以1950年代为中心》(日文),日本《中国研究月报》1997年8月号,总第594号。2.《转型期基层干部的扩张与“农民负担”――江苏省T乡的个案研究》(日文),日本《村落社会研究》第5卷第2号,1999年3月。3.《村民自治:中国国家与农民关系的重建》(日文),日本《农学原论研究》第20号,1999年3月。4.《基于生存的农民的抵抗——转型期中国农民的一种行为方式的考察》(日文),日本《农学原论研究》第20号,2000年3月。5.《中国城乡教育差距》,《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袁振国主编《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4》(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全文转载。6.《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的政治经济学探讨》,《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1期;日文版收入祖田修主编『持続可能な农村の形成』,(东京)大明堂,2003年3月。7.《环境污染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2003年第9期、《生态环境与保护》2003年第8期,《经济管理文摘》2003年第11期全文转载。8.《乡镇政权的再认识及改造》,(香港)《二十一世纪》2003年8月号,总第78期。9.《中国近十年来的教育投入与目前农村的教育危机》,《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基础教育》2004年第9期全文转载。10.《通向城市的阶梯——20世纪后期一个苏北村庄的教育志》,《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11.《中国教育:不平等的扩张及其动力》,载于香港《二十一世纪》电子网络版2005年5月号(总第38期);日文版:「転换期の中国教育——不平等の拡大とその动力」,『日中社会学研究』第13号,2005年10月。12.《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关于一种稀缺资源分配状况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哲社版)2005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英文版:Social Occupational Classes and Higher-education Opportunit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 Scarce Social Capital,选入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y),Vol.1,No.1,January 2006,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 Press.13.《经济大省的教育贫困——关于江苏省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的实证分析》,《中国改革》2005年第7期。14.《关于中国农村教师的边缘化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6 年第5期全文转载。15.《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5期。16.《离土时代的农村家庭——民工潮如何解构乡土中国》,《洪范评论》第3卷第2辑,2006年6月。日文版:「离村时代の中国农村家族――民工潮がもたらした农村社会の解体」,首藤明和訳,首藤明和/落合恵美子等编:『分岐する现代中国家族――个人と家族の再编成』、日中社会学丛书4、(东京)明石书店、2008年3月,302-335页。17.「中国农村の社会変动と环境被害――河南省を中心に」,日本『环境と公害』第36卷第1号,summer,岩波书店,2006。18.「蚀まれた土地:中国の工业化と农业・食粮安全」,日本『中国21』Vol.26,2007年1月。19.《中国农村环境恶化与冲突加剧的动力机制——以浙江省的三起“环境群体性事件”为中心》,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第9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日文版:「政経一体化开発构造と中国农村の环境冲突」,三好祥子訳、加々美光行编:『中国内外政治と相互依存』,(东京)日本评论社,2008年,107-135页。20.「浙江省の环境汚染被害と环境暴动」,『中国环境ハンドブック』2007―2008年版,苍苍社、2007年。21.《社会科学领域的中国环境问题研究》,《浙江学刊》2008年第4期。22.《承包制能否拯救中国的河流?》,《环境保护》2009.5A,总第419期。23.《高速经济增长的逻辑何在?——关于“中国速度”的合法性质疑》,《环境保护》2009.8A,总第425期。24.「海河流域の生态环境灾难と社会対応」,『中国环境ハンドブック2009―2010年版』、苍苍社、2009年。25.《另一种不平等:环境战争与灾难分布》,2009年《绿叶》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8期转载。26.《中国的环境战争与农村社会——以山西省为中心》,梁治平编:《转型期的社会公正:问题与前景》,三联书店(北京),2010年1月,294-328页。英文版:China’s Environmental War and Famrs’Environmental Rights:A Shanxi Case Study,in Errol P.Mendes and Sakunthala Srighonthan,eds. Confronting Discrimination and Inequality in China:Chinese and Canadian Perspectives,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2009.pp.149-184. 日文版:「中国の环境戦争と农村社会」、『东アジア経済研究』第二号、2009年12月。27.《累积性灾难的社会应对——以海河流域为中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28.《环境抗争的中国经验》,《学海》2010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10年第7期全文转载。

张玉林的科研成果

6. 张玉能的科研项目

1、1991-1999,参与蒋孔阳总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八五”重点项目《西方美学通史》(7卷本)(KL51024),任第4、5卷负责人。2、1998~2003,承担留学归国人员科研项目《奥地利造型艺术简史》。(教外司留[1997]832号)。1.2万元。3、2001~2005,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范畴体系》(01BZX044)。已结项,最终成果为《新实践美学论》。5万元。4、2001~2005,承担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审美与精神文明建设》。0.5万元。5、2001~2005,参加广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审美人类学研究》(王杰主持),张玉能的成果为《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总经费7万元,张玉能支配1万元。6、200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德国文学思想史》(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曹卫东主持)(项目批准号:05JJD750.11-44207)。总经费20万元,张玉能支配2万元。7、2005-2006年度华中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反思-实践教学模式初探》。已结项,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0.5万元。8、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06JA75011—44015)。5万元。

7. 张会生的科研获奖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航空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际博览会金奖一项、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一项、西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荣立中国航空发动机总公司个人三等功一项。获中国发明专利一项。

张会生的科研获奖

8. 张科研的获得的成果、奖励

1、“淡水珍珠蚌新品种选育和养殖关键技术”2008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上海海洋大学主持,排名第二)。2、“定向培育高品质大型淡水有核珍珠技术”2008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浙江佳丽珍珠首饰有限公司主持,排名第二)。3、“定向培育高品质大型淡水有核珍珠技术”2008绍兴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佳丽珍珠首饰有限公司主持,排名第二)。4、“蚌病群体控制技术及在规模化育珠生产中的应用”2004获市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5、“景观水体生态系统的环境优化研究”2006获市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一)。2009.8 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省人民政府)2007.8 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2006.4 金华市优秀科技特派员(金华市人民政府)